统一收集、处理,青岛这个街道让万吨“烂菜叶”变成“优质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14日讯 冬天是“百菜之王”大白菜的交易流通高峰期,作为胶州大白菜的重要产区和青岛市蔬菜流通集中地,有着“青岛菜篮子”之称的胶州市胶莱街道,年流通蔬菜可达54万吨,蔬菜种植、蔬菜贸易更是街道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往年一到这个季节,胶莱街道的居民们也会产生“幸福的烦恼”。原来,因为白菜、大葱等蔬菜在收获、交易环节中会产生大量废弃叶子,“无处安放”的交易商或者村民们只能就近倾倒进村里的沟沟壑壑中,污染了农村生活环境;如今,在多方共同探索下,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案。

“相较于其它村镇,胶莱街道在处理烂菜叶这种厨前垃圾方面的压力尤其大。”胶莱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胡海鸥介绍,一是因为该街道农作物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生厨前垃圾3.8万余吨,但仅0.5万吨可通过喂养畜禽等实现就地利用。另一方面,胶莱街道还拥有青岛沙梁蔬菜批发市场和青岛小高蔬菜批发市场两大蔬菜集散市场,年流通蔬菜可达54万吨,大大增加了街道垃圾处理难度。

为了解决这些影响村居环境的“海量”厨前垃圾,去年,胶莱街道引入青岛时和岁丰生态科技公司,打造厨前垃圾堆肥处理中心,同时在街道全部村域设置100余处厨前垃圾暂存点,由专人定期上门统一收集。收集上来的厨前垃圾不但有了集中处理的地方,还能变废为宝,经技术处理变成优质生物堆肥就近还田。

观海新闻记者在胶莱街道厨前垃圾堆肥处理中心内看到,园区里一捆捆秸秆堆成小山,而在“秸秆山”的不远处,三个垃圾处理池中堆放着正在发酵的厨前垃圾。垃圾处理过程中,最怕散发臭味,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站在处理池跟前却几乎闻不到垃圾的腐败气味。

“厨前垃圾湿度大,我们在处理过程中,向里面添加小麦玉米秸秆、麦糠、菌菇渣、畜禽粪便等各类辅料,再采用NCS智能分子膜好氧堆肥技术发酵。”青岛时和岁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方圆介绍,这种特殊的分子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可以为好氧发酵微生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膜内可以透过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气体,而臭气等大分子气体会被阻隔,因此不但可以减少臭气的排放,还能减少氨的流失,增加有机肥的营养价值。此外,分子膜内形成的高温环境能有效杀灭垃圾中的致病性微生物,确保发酵物的无害化水平。“NCS智能分子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为国内首创,现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记者了解到,胶莱街道厨前垃圾堆肥处理中心堆肥车间一期占地5500平方米,年处理厨前垃圾和尾菜可达3万方(约2万余吨),年产优质堆肥1.5万吨。未来建设的二期车间规划年处理厨前垃圾和尾菜达15万方,年产优质堆肥7.5万吨,有望成为青岛市最大厨前垃圾堆肥处理中心。

胶莱街道采用企业主营、政府补贴、农企付费的经营模式,由街道负责厨前垃圾前端的收集、分类工作,青岛时和岁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相关厨前垃圾的运输、处理、成品运送工作。为提高前端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街道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分奖励机制,对垃圾分类准确率较高的村民、工作情况较好的保洁员、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庄给予积分奖励,村民依据积分可以兑现相应分量的有机肥料。

“厨前垃圾发酵出的生物堆肥每年可应用于7000余亩田地,可为农户年节省复合肥费用达140余万元,并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和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力,提升农产品品质。”胡海鸥表示,由废弃的白菜叶、大葱叶发酵出的肥料已经优先用于街道内的20亩助农大棚内,形成了“蔬菜种植-厨前垃圾-肥料-蔬菜种植”闭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文/图

责任编辑:刘锟锋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