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公布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 2023)获奖名单。青岛中学信息学竞赛团队再获佳绩,十年级马中玺、于皓文、樊祥翔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十一年级的张浩翔获得省二等奖,九年级王宝烨获得省一等奖成绩证明,七年级史梦琪(女)获得省二等奖成绩证明。
其他参赛的信息学小将们也取得了不俗成绩:在CSP-J/X2023第二轮比赛中,曲宇轩、孙伟航、唐子霖、赛竑怿获得入门组一等奖,周治润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其中曲宇轩全省排名第二,周治润全省排名第十五,可谓“全员亮眼”。今年青岛中学共有六人参加信息学联赛(NOIP),省一、二等奖获奖率100%,成绩的取得与青岛中学课程设置、育人模式、教师水平、教育理念密不可分,彰显了学校在信息学竞赛培养上的小而精、个性化,并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学竞赛初、高级一贯式培养模式,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储备了充足后备力量。
谈及这次成绩的取得,学生们感触良多,坦言既是平时不断练习和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青岛中学教练团队的专业指导、全心付出,以及学校搭建的“国家级”平台、资源和支持。
厚积薄发
丰富的课程体系层层递进一贯式培养
“刚刚升入四年级的时候,我看到了学校信竞课程招新的公告,便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这次我能取得CSP比赛小学组省一等奖的好成绩离不开魏旭丹老师和杨丹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学校给我们提供的支持。”在CSP复赛中位列山东省第15名好成绩的青岛中学小学部周治润开心地说道。在青岛中学,丰富的课程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提供载体,更有来自一流名校的硕博教师为竞赛特需课程提供支撑,形成较为完整的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路径,小学阶段在3-5年级开设模块化的技术选修课程,学生们可以在技术课程中初步掌握模型制作、手工布艺、木艺制作等技能,激发创意;还可以通过图形编程、机器人、APP设计、开源硬件等课程设计有创意的数字作品。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落实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中,青岛中学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通过“导师制”和“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在初高中阶段,分阶段设置信息类课程,如Python项目实践、物联网、智能机器人、C++程序设计与算法实现、APP设计与开发、Web应用设计与开发、MG动画制作等。同时面向对编程、机器人感兴趣、善于创新实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深入学习课程,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加入信竞校队后,会以参加入门组比赛为目标,利用周中及周末课余时间进行周期性训练,并于寒暑假组织校内集训,夯实学生对基础算法及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高中阶段以参加提高组比赛及NOIP为目标,队内学生来自于上一年的入门组学生及有竞赛基础的新生,利用周中及周末课余时间进行周期性训练,并于寒暑假组织校内、校外集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高级算法及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更高发展
专业教练团队与北京十一校优质资源
“还记得在北京十一学校训练期间,我们基本上每天上午都会做模拟赛,而每次出成绩后,当看见比我强许多倍的同学时,我会下定决心更加努力。”获得此次NOIP二等奖的史梦琪,是青岛中学参赛队伍里唯一的女生,她对赛前去北京十一学校的集训还记忆犹新,“在北京十一校的教练老师讲解比赛题目时,我会认真听讲,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同学们在日常训练中相互调题、分享,也让我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得益于青岛中学与北京十一学校的联合培养计划,信竞团队小选手们可以在校内训练的牢固基础上,由学校教练带领全员前往北京十一学校,获得“国家级”平台的再提升与优化。
在北京十一学校接受更高强度的综合题目练习、上机模拟赛,迎接实力更强的同伴们的“挑战”激发自己的斗志……也让十年级的樊祥翔同学难忘。他坦言,“青岛中学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竞赛学习平台,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能够参与北京十一学校的信竞集训。在那里,我见识到了更广阔、更有难度的题型,在与北京十一学校的同伴们讨论过程中,我学到了更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今年是青岛中学信息学竞赛团队第六次走上这个舞台,也是魏旭丹和杨丹两位年轻、负责的教练老师带领团队们再次稳定发挥,与孩子们一起不断成长、收获。魏旭丹介绍,“学校的竞赛教练体系如今更加完善,充分吸纳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优秀老师,在小学组、初中组、提高组、国决组中精准培养,既培养学生兴趣,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又为具有信奥赛潜质和能力的学生们搭建起了成长通道,提供了更宽广的成长舞台。”
全面支持
着眼长远为每个学生的未来成长着想
有最优秀的老师,有最给力的同学,有轻松包容的学习氛围,青中学子们在不断分析讨论、重构问题、一题多解的迭代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信竞团队也在学校各年级、基础学部、技术学科、竞赛组的大力支持下日益发展壮大。
队员感想
十年级,樊祥翔:“这次能够在NOIP中获得一等奖的佳绩,我感到十分开心。与我们学校的其他选手相比,我并不是一位很有天赋的选手,所以为了达到我的理想成绩,我自知我需要怀着对这门竞赛更大的热情,投入更多的努力。在课上,我认真听讲,始终跟随老师的课堂进度;同时在三年的竞赛学习过程中的后两年,我每次晚自习训练都会自己在机房多练习1.5~2小时,来熟悉基础、钻研难题。”
七年级,史梦琪:“这次获奖,我很感谢魏旭丹老师平时对我的教导以及同学和学长们对我的帮助。如果没有魏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带领,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感谢学长们为我提供了许多思路上的创新与帮助。祝愿所有打竞赛的同学都能在这条路上勇夺佳绩!”
初中组,曲宇轩:“去年初次参加信息学竞赛时,由于我的轻敌,差了一个名次与一等奖擦肩而过,十分遗憾,虽然打击很大,但是我并没气馁,通过杨丹老师细心的指导,自己平时加强训练,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积累知识点,让我最终取得了315分的成绩,拿了全省第二名的高分。我坚信‘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踏踏实实的学习就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小学组,周治润:“学习信竞以来,我也碰到好多困难,半个小时做不出一道题,一个微小的错误会对代码整体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C++的学习很枯燥,但在练习写代码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我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的CSP初中组、高中组学习必定更加艰难,我将更加拼搏与努力,争取再次取得好成绩。”
“我能取得省一的好成绩,要归功于我们的竞赛教练魏旭丹老师,她为我们安排了合理的训练计划,详细地解释不理解的知识,不管是平时校内学习期间还是去北京集训时,她都时时刻刻关心我们的学习成果,督促高效学习。”“竞赛之外,教练也对我们的行为规范和文化课学习严格要求,从而让我们的竞赛成绩能够发挥它应有的用处。”“因竞赛集训脱离的校内课程,语文等学科老师都专门拿出答疑时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充分解决了学科上的困惑,让我们在竞赛结束回归课堂时‘无缝衔接’”……竞赛集训时就踏踏实实地训练,因为其他学部给予了充分支撑,让参赛学生们没有对延误文化课的后顾之忧。
既然倾心倾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那么就要为学生们的长远发展与生涯教育而用心规划。魏旭丹老师介绍,在青岛中学除信竞团队以外,实力强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竞赛的教练团队们,常常一起教研分享,沟通国内外名校相关招生和培养路径,积极为竞赛特需课程提供支撑,让有竞赛兴趣的学生充分享受理性思维的熏陶,激发学生锐意进取的动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青岛中学信息学奥赛团队成立于2017年,2018年第一次参赛,作为一支年轻而有无限潜力的队伍,近年来获得了十余次NOIP一等奖,二十余次初中组一等奖,连续五年获评山东省信息学竞赛金牌学校,牢牢占据青岛竞赛名校前列,并以不断完善和因材施教的培养体系,发挥个人优势与注重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以及“国家队”一流的资源平台,纳入每个学生的未来成长。(观海新闻/青岛日报社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