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20日讯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刷新建设“进度条”。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青岛市地铁8号线支线土建03工区海温区间盾构机日前顺利完成井下整装,标志着03工区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开启地下施工新篇章。
8号线支线土建03工区海温段区间全长约1.9千米,是8号线支线胶州市主城区最长盾构区间。其中,0.38千米位于河流下方、1千米左右在市政道路下方,区间还涉及下穿胶黄铁路、侧穿市政高架,具有地理位置敏感、施工环境复杂的特点。为保证盾构顺利始发及掘进,项目部从设备选定、制造、运输、及下井组装各道工序入手,认真筹划研究,严格落实执行,确保设备始发时达最佳状态。
在盾构设备制造阶段,03工区项目严格按《青岛地铁工程建设盾构/TBM设备管控重点二十条》《盾构/TBM全过程管控流程》等文件规定推进盾构设备监造、验收工作。通过抽查、提问监造要点等方式加强监造人员履职;项目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在监造过程中逐一落实,确保执行到位;项目严肃对待关键部件验收、出厂验收会议,坚决不带病验收,最终盾构设备按期高质量通过验收,得到了验收专家、咨询单位等参验人员肯定,也为设备顺利进场组装调试创造了先决优势条件。
在盾构设备运输阶段,从川蜀大地至胶州平原共1800多公里。俗话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设备运输面临距离长、路况复杂等困难。为保障盾构机顺利进场下井组装,项目组织团队提前谋划,积极与盾构厂家联系协调运输车辆,并派专人着重对胶州市区道路交通情况进行摸排,制定最合适的构件运输路线,采用按计划、分批次运输的方式进行盾构机构件进场运输。
在盾构设备组装阶段,由于现场场地条件紧张,运输、存放和下井需充分协调、严密合作,项目部多次组织召开施工方案论证会、技术评审会提前细化盾构下井、组装方案。通过施工场地、人员、物资、环境、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等多方面的周密部署和严格把控,并根据节点目标倒排工期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组织现场施工,共计用时9天完成盾构机下井整装工作,比计划工期提前10天完成。
下一步,项目部将及时完善盾构班组组建和人员配置,持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管控,充分协调各方力量,为盾构机顺利始发到达打下坚实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责任编辑:刘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