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选山东”招聘会“就选”应用型人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双实双创"模式畅通就业渠道

12月22日上午,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体育馆里人头攒动。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李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承办的“就选山东”招聘会在这里举办。毕业生们拿着精心准备的简历在心仪的单位前了解岗位需求、薪资福利,积极应聘;用人单位热情回应,向毕业生们介绍企业概况、人员需求,万余岗位虚位以待。“学生专业素质过硬,很多人在校期间就拿到了职业技能大赛奖牌,在企业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基本上来了就能用。”一位现代轻工纺织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说,在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招聘,效率很高。

市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企业的认同来自学校鲜明的应用型办学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办学就跟进到哪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人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刘龙海介绍,学校构建了“行校共建、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以社会用人需求倒推学科专业方向,以毕业出口标准倒推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德技并修培养应用型人才 

招聘会上,学生手里的各种技能大赛获奖证书成为“金字招牌”。在工信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2023“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4项,在山东赛区获一二三等奖共52个奖项。在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颜值立方杯”跨境电商赛道全国总决赛里,恒星科技学院5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第九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获得3项省级铜奖……和以往评奖多聘请教师作评委不同,如今高校学生参与的诸多比赛里,行业评委数量多于专业教师评委,其赋分权重大增。由于诸多评委本身就是企业负责人,是行业佼佼者,评奖标准也越来越贴近市场,契合实际场景应用。纷至沓来的奖项代表市场对学生能力的认可,也是市场对学校培养模式的认可。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前身为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0年经青岛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筹建;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现开设本科专业44个、专科专业37个,在校生近2.3万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了具有恒星特色的“工学交替、实岗真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校企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校企合作育人效果明显。近3年,学生考取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及能力证书,涉及工信、机械等相关鉴定单位32个职业工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近5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整体达到80%以上,工作岗位适应性达96%以上,各项指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校企合作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在企业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实践经历,让学生拥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学校与特锐德、洲际酒店集团、康太源等行业知名企业合作,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被就业单位预定。依托恒星集团注册成立的108家企业和10家民办非企业也是恒星科技学院的产教融合平台。

学校构建了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四教”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及基本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训练和企业实战训练递进式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模块化结构、项目化载体、协同化培养、多元化考核”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增强实验课程、集中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学交替、实岗真做”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实习实训的岗位类型、学时安排、现场指导形式、岗位轮换频次等,学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系统的实践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岗位胜任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依托集团办学优势与区域行业企业深入合作,通过引入行业协会入驻学校、建立二级学院董事会、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产业行业学院等,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促进了学校、研究院所、行业企业密切协作与无缝衔接,共建专业,共享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逐步形成“学研企”一体化的恒星特色协同育人机制。在“学研企”融合发展机制下,学校于2017年依托袁隆平院士专业人才团队,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进行“专业共建、人才共育、项目共研”项目,参与研发的海水稻耐盐率由早期的0.5%提高到1%以上;2019年,学校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围绕产教融合和智慧学习工场的创新模式开展研究与实践,围绕科学工作能力提升成立圆通科学工作院,共建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2020年,恒星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完成产值1.2亿元;2021年,恒星新媒体及应用电子技术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夯实实践教学资源。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双创就业基地、国家级双创平台等协同育人平台,共建有2个国家级双创平台、6个科教平台、12个二级学院董事会、26家科研院所、240余家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摄影 韩星)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