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低效片区再开发的价值有多大?答案是:年产值超400亿元。
12月10日上午,一台520L海尔法式四开门冰箱正式下线,标志着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冰箱智能制造(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运营。生态园总规划产能2600万台,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园区。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位于原九龙老工业园区,园区因建设时间较早,企业产业聚集度不高,散布着128家中小企业,工业年产值仅18亿元,亩均纳税0.7万元,而且园区的一些基础设施与周边相比,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属于典型的低效片区。实行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后,胶州市盘活原有土地资源,引入了卡奥斯工业互联生态园,集聚海尔智家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今年共实施项目9个,已完成投资43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400亿元,带动新增就业1.8万人。低效用地悄然变身“亩产英雄”——在青岛,类似的案例正越来越多。2023年,青岛共实施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项目391个,完成投资超过120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低效用地被“激活”
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时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重点转向存量土地节约挖潜、结构优化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已成为解决发展空间矛盾的必由之路。2022年,青岛先期启动10个重点片区(园区)实施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在加速推动十大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又陆续谋划了李沧区十梅庵片区、城阳区丹山工业园、胶州九龙工业园等10个新增低效片区。重点围绕腾空土地利用、城市设计优化、配套设施完善等6项工作,推动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扩面提质、取得实效。以专业化产业园区为发展目标,青岛为每个片区确定了1到2个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对需要优化提升的15个片区开展高水平城市设计,引领推动低效片区高质量发展。目前,市北区郑州路片区、崂山区株洲路和张村河片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等9个片区已经形成了城市设计成果,其余6个片区正在加速推进。盘活低效用地,实则是盘活新发展空间。前期,全市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以腾地征迁为主,累计腾空土地6.6万亩,开发利用2.1万亩,现有腾空土地4.5万亩。随着攻坚行动的不断深入,目前转入以全面开发建设为主的阶段。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青岛在低效片区内谋划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确保低效用地高效集约利用。目前,虚拟现实、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新材料等新兴专业化园区已在片区内落地见效,并充分发挥出链主集聚作用,吸引了150余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支撑实体经济发展。随着一块块“低效用地”的“盘活”,不仅“吃得少、产得多、飞得远”的“凤凰”纷至沓来,也为它们腾出了更多地方“落脚筑巢”。“腾笼换鸟”,不仅换出了发展新风貌,也为促进片区亩均效益提升,作出了强有力的贡献。
形成“青岛打法”
坚持基础设施配套先行是提升低效片区土地价值和城市品质的关键,青岛在这方面持续发力。长期以来,低效片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开发建设过程中,青岛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腾出的土地优先用于补齐民生短板,优先建设片区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引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联动实施中小学名校战略,优化就业、居住、文化、休闲等高品质生活要素供给,推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改善区域环境品质,提升宜业宜居水平,增强发展潜力。

今年,各低效片区共实施139个配套项目建设,新开工72个,青岛58中、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学校等知名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医院、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等知名医院加快落地。此外,针对低效片区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基础配套短缺、资金平衡困难等突出问题,青岛还不断加强政策支持,建立起低效用地再开发“1+N”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创新赋能作用。低效片区的开发建设,核心是兼顾民生的同时,导入强势产业,让低效片区重新焕发活力。这一过程中,青岛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1+1+5”的“青岛打法”。即:建立了一套效率高、力度强的攻坚作战体系,形成顶格协调、协同攻坚的强大合力。形成了一张路径清晰、方案明确的攻坚路线图,为各大片区分别编制《开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完成产业策划、城市设计,“一地一策”实施开发建设。同时,突破五项重点工作:聚力征迁,保障项目用地;定向发力,加强项目招引;多措并举,加强资金保障;配套先行,提升片区品质;政策赋能,破解片区难题。一套“组合拳”下来,让“低效闲置存量”变成“高效优质增量”,在“小空间”里谋求“大发展”,也让青岛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
再蹚“新路径”
锚定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及任务书,2024年青岛将以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为重心,初步谋划320个项目,包括道路、学校、医院等基础和公服类项目135个,产业类项目110个等,推动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全面突破,将低效片区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和城市建设的新样板。进一步梳理各低效片区内外交通体系,将涉及各片区贯通、联通的道路纳入2024年建设计划,尽快启动建设,如振华路、黑龙江路北段、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等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将陆续实施,确保各片区路网体系基本成型。

京东智能制造项目是京东集团打造的国内一流的综合型产业园区。
继续新建一批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使区域配套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更加便利。目前,已谋划李沧区德江路、崂山区株洲路改造、城阳区天康路等新建基础设施项目54个,市北区公共卫生中心、崂山区文化艺术中心等新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6个。瞄准头部企业、链主企业,以链引链、补链强链,吸引大项目优先落户,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包括美青工业园改造、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等总投资过50亿元项目5个,海尔科创园、杭萧智能化生产基地新建项目等总投资过30亿元项目7个。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于青岛而言是一次重大契机,青岛将以点带面,步步深入,继续探索推广以“片区”发展引领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青岛打法”,推动低效片区开发建设实现新跨越,推动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蹚出新路径。
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