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12天圆满完成救灾任务,青岛红十字搜救队从甘肃安全返青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3日讯 3日上午,青岛红十字搜救队一行18人顺利从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灾区安全返回青岛。搜救队员的家人们早早在仰口港东基地迎接他们回家。在地震灾区的12天,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共搭建帐篷360顶、完成安置区防疫消杀面积4600平方米,并积极开展心理救助活动,圆满完成国家应急管理部及中国红十字总会部署的赈济救灾任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青岛红十字搜救队19日上午进入救灾备勤状态,随时等待上级部门部署任务。当天中午,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官方微博发布救援需求公告,亟需建筑物倒塌搜救等救援力量300余人。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第一时间向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报备,并在当天下午4时得到了应急管理部门的统一调派。当晚9时40分,青岛18名搜救队员分乘4台救援车辆,携带171件套救援装备及救援物资,从崂山港东红十字综合培训基地出发,连夜赶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实施紧急救援。

“我们驰援灾区的主要目的是执行生命救援任务,但甘肃本地的消防和社会力量非常给力, 短短24小时就完成了生命搜救任务。我们12月21日凌晨2时29分抵达灾区时,生命搜救任务已经结束,灾区已经转入赈济阶段。”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队长李延照说,搜救队员们心中更多的是为我国强大的抗震救援能力而自豪。

“发生地震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处于高海拔高寒区域,县城的海拔在2300米左右,当时恰逢寒潮过境,灾区最低气温普遍在零下10摄氏度至零下14摄氏度。”李延照说,青岛的搜救队员们克服高海拔和低温的不利条件,全力投入灾区赈济工作,尽最大可能帮助灾区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青岛红十字搜救队首先参与搭建了红十字总会抗震救灾的大本营,在这里将全国各地爱心群众捐献的粮油、棉衣、帐篷、煤炭、炉子等爱心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被大家称为“营长”的青岛搜救队员徐立萍回忆说,很多灾区群众领取物资时都眼含热泪,他们在此刻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和各地群众对他们的关心与关爱。

记者从青岛市红十字会获悉,自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地震以来,我市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受社会各界捐赠款物400余万元,全部及时拨付至地震灾区用于抗震救灾。其中,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组织爱心义卖,35615.4元善款全部用于青岛红十字搜救队此次抗震救灾行动。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征得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同意后,向灾区15名因地震父母离世的中小学生赠予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为了让灾区儿童早日走出阴霾,青岛的搜救队员们在赈灾任务之余,组织剪纸、元旦文艺汇演、安全知识宣讲、救援装备讲解等心理救助活动,让灾区的孩子们也能看到未来与希望。

记者获悉,截至2024年1月1日下午5时,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共搭建帐篷360顶、移动厕所45个,完成安置区防疫消杀面积4600平方米。此外,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还卸装日用品6194箱、电缆盘36个、监护仪17台、大众卫生厕所149套、电热器3980个、折叠床600套、棉被6900床、棉褥5000床、衣物8190套(包)、自加热米饭100箱、方便面799箱、饮料及水285箱、小食品1168箱,张贴375张红十字安全宣传海报。直至灾区进入灾后重建阶段,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圆满完成任务,启程返回青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