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造高品质生活圈,让城市更有温度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9日讯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今天下午,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政策吹风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新版《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及导则》)进行了介绍。城市生活圈如何配套,随着新版《标准及导则》的发布,有了标准的“教科书”“规划图”,青岛社区生活圈升级路径也愈加清晰。

建好社区生活圈,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最重要的空间层次,建设人民城市首先要从建设宜居舒适的社区入手。

青岛历来重视社区生活圈建设,早在2018年便发布实施了《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推进了全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布局和落地实施。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养老、托育、卫生医疗、休闲活动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新版《标准及导则》应运而生。

新版《标准及导则》包括总则、设施分级分类、规划传导、城区统筹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要求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建议等6个章节。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城区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两大板块。城区统筹公共服务设施指的是,市级、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需要在市区级统筹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分为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5个类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的是,需要在15分钟生活圈、5-10分钟生活圈和居住项目3个层级,配建落实的养老、文化、教育、停车、公园绿地、体育健身、卫生医疗等11类公共服务设施。

新版《标准及导则》以构建“社区生活圈”为目标,从设施分级、设施类型和集中布局等方面进一步优化配置要求,保障均衡布局和充分供给。

四个维度优化,让“家门口”各类服务设施更便利

新版《标准及导则》从覆盖指标、规模指标、效率指标、品质指标四个维度,分别对城区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进行了优化细化。发布会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吕恒良重点介绍了六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的修订情况。

终身教育类设施。落实国家教育现代化要求,综合考虑生育政策、人口结构等影响要素,根据各区(市)发展阶段,提出突出教育公平、刚弹有度的教育设施控制指标。例如,针对城阳区、西海岸新区等区域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的特点,规定小学和初中千人座位数适当上浮,合理预留教育设施发展空间资源。顺应全民终身教育发展需求,增加社区学校、社区教学站作为品质提升型设施,满足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充电”的需求。

健康管理类设施。结合后疫情时期新特点,新增传染病救治机构,用于补充完善城市医疗体系。根据“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改革方向,将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为社区医院,单处建筑面积由2000平方米提高为不少于3500平方米。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在城区统筹层面,新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居住区层面,新增托育所,作为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为老服务类设施。围绕老年人“身边、床边、周边”的多种需求,建立适应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的养老设施配套体系。城区统筹层面,设置社会福利院、护理型养老院,突出保障和护理功能;居住区层面,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每百户20平方米要求,将助餐服务和老年人活动等社区级养老设施下沉至新建居住项目。

体育健身类设施。城区统筹层面,落实市级大型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区级中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体育公园。居住区层面,落实“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大、中、小型活动场地”,新建居住项目的体育健身设施配置,应同时满足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和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的要求。

生态休闲类设施。这是新版《标准及导则》新增设施,要求对应15分钟生活圈、5-10分钟生活圈和居住项目分别规划建设社区公园、游园和集中绿地,保障居民步行“15分钟见园,出门见绿”。新建社区公园、游园应设置健身步道和体育活动场地,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健身需求。

日常出行类设施。按照“需求导向、适度超前、保障基本、优化出行”的原则,住宅、教育、医疗、商业等各类型建筑配套停车指标都有所增加,指标高于国内同类城市。此外,还补充优化了非机动车停车位配建、充电桩设置等内容。

除上述设施,修订后的《标准及导则》还对文化活动、行政管理、商业服务、市政公用及公共安全等类型设施配置标准进行了优化提升。

配建“邻里坊”,让城市更有温度

近年来,围绕着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青岛大力推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体育健身等各类服务进社区,为居民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在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困扰很多居民生活的难事、杂事、小事几乎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

在沧口街道邻里中心,设有多功能室、中国式摔跤馆、非遗实践基地、沧口小剧场、童梦同行儿童之家、理发屋、烘焙厨房等功能室,采用无休运营模式,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

根据新版《标准及导则》要求,对应15分钟、5-10分钟和居住项目的服务层级,分别规划布局街道邻里中心、社区邻里中心和邻里坊,保障在一定生活圈范围内,行政管理、商业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和文体活动等功能相对集中布局,形成服务高效、生活便利的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

其中,新建居住项目应当配建“邻里坊”,具备助老助餐、文体活动、社区便民服务等功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公共服务,有效补齐青岛基层服务设施短板。“新版《标准及导则》在国内首次提出‘邻里坊’的概念,可以说是微型化具体化的邻里中心,是一种家门口的综合性社区服务设施。而这也契合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综合业务处处长毕敬平介绍。

新版《标准及导则》一方面要求新建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按指标体系进行规划配建;另一方面,为补齐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缺口,要求充分挖掘存量用地、用房潜力,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此外,为保障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补充完善和功能提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相继出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既有建筑调整使用功能规划建设审查办法(试行)》等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新版《标准及导则》正处于试行阶段,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跟踪各方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施行,从而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城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