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召开2024年度科技创新大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7日讯 1月16日,山东省科技引领港航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山东港口2024年度科技创新大会在青召开。大会以“科技支撑、创新引领、港航协同、强国建功”为主题,旨在发挥港口的开放平台优势和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深化各方科技合作,更好推动智慧港航高质量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新态势,山东港口坚决落实国家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部署,攻坚“卡脖子”技术,投产运营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自主研发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决方案,先后10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获评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持续加强原创性攻关,破解大型机械防风世界性难题,研发商品车智能转运装备、滚装系统及智慧绿色管控系统等,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48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从无到有,智慧港口建设实现有标可依;143项科技奖项花落山港,两次获评中港协科技进步特等奖,连年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港口科技现象”享誉业界。

青岛港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拔地而起,日照港顺岸式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启用,烟台港干散货自动化码头成功落地,渤海湾港自动化门机高效运行,多项“全球首个”在山东港口诞生。“码头+物流+金融+贸易+航运”深度协同,“山港易付”“港云仓”“云港通”等信息化系统深度赋能,供应链服务能级持续增强。50余种港外数据源、200余项经营管理指标纳入“玉衡”数智化平台,推动现代企业治理与数字化转型“深度互锁”。

山东港口成立由5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委员会,联合36家科技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优势互补、集智攻关,共同承担各级科技项目23项。开启柔性引才,14名院士、140余名领军人才落户山港。构建“1+N”开放共享模式,拓展“船海岸陆网”全空间,畅通“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建成各类科研平台、创新中心26个。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培育“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国字号”劳模工匠59人次,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工作室8个,1400余个项目、7500多人次获得山东港口科技创新专项奖励,广大科技人员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

会上,山东港口和崂山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智慧绿色港口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标志着山东港口正式加入国家实验室科研体系。山东港口大数据中心成立,持续挖掘数据资源,更好释放数据价值,加快数字化转型。联手百度启动港口大模型研发,探索人工智能与港口业务的深度融合。山东港口以系列“组合拳”抢抓“变道超车”战略主动,抢占行业制高点,赢得迈向一流先机。

山东港口发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指南方向》《数字化示范场景》,围绕港口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港口行业大模型、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新质生产力培育等,组织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研究与应用等十大科技创新攻坚;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应用,突出供应链数字化创新服务,推动打造港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等七大数字化示范场景。发布了《山东省港口集团智慧港口标准体系》,聚焦智慧基础、装备、管控、生产、服务、大脑六要素,建立支撑智慧港口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完成了对智慧港口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涵盖了标准类别、业务板块、建设运营等多维度、全链条、全寿命周期,是国内外第一个智慧港口标准体系。

会上,山东港口还隆重表彰了获得2023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港口“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先锋”,“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并对“连钢创新团队”成立十年以来作出的突出贡献进行特别嘉奖,鼓励全港科技工作者努力当先锋、争一流、创佳绩。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要锁定“数字世界一流港口、物理世界一流体验”,打造港口“智慧芯”、构筑智能“大场景”,牵引港口群实现由“大”到“强”能级跃升,加快迈向万物互联的第五代港口。要锁定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数字生态圈、推进数据资产化,从传统业务模式中寻求突破、运用数字化思维进行自我革新,推动全链协同创新。要牢牢把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首要任务,依托港口资源、放大港口优势,奋力推进“十大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