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六旬老人手织“爱心帽”感谢公交驾驶员,揭开一段延续3年的故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29日讯 “可算等到你了!这是我给你织的毛线帽子,上下班你戴上肯定暖和!”近日,青岛真情巴士66路公交驾驶员陈立菲在执行营运任务时,收到了市民逄大姨送来的暖心礼物。

当天中午12点左右,陈立菲正驾驶公交车执行从融海公馆发往青岛西站的营运任务。车辆运行至七中站停车上下客时,一位六旬老人带着一个初中模样的孩子乘车,陈立菲认出这是经常乘车的逄大姨和她的孙子希希(化名),便热情地同二人打招呼。“大姨,今天又带着孙子出去啊?”“是啊!我今天还给你带了个毛线帽子,是我自己织的,不扎人还暖和,你上下班时候记得戴上!”说完,逄大姨便从提包里拿出用袋子包好的帽子,这让陈立菲又温暖又感动。

逄大姨手织“毛线帽”

原来,陈立菲与二人早在2020年6月就相识。在某次执行营运任务时,老人和其孙子坐上了陈立菲的车,一张敬老卡、一张爱心卡的卡机播报引起了陈立菲的注意,但为尊重乘客隐私,她并未多问,只热情对他们问好。一连几天,陈立菲每天同一时间段都会遇到二人。每次,陈立菲都会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

2021年5月,由于驾驶技能娴熟,陈立菲被集团安排跟车带徒,在车厢内对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督导。没有了驾车的顾虑,陈立菲碰到二人总会热情招呼他们在自己身边就座。冬天天气寒冷,陈立菲会给大姨送上温暖的热水袋,夏天天气炎热,陈立菲也会主动询问车厢温度是否适宜,及时关注二人的需求。一来一回间,三人逐渐熟悉起来。

在某次聊天中,陈立菲得知老人姓逄,家住七中附近,一起乘车的男孩是她的孙子,名叫希希(化名)。希希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每天中午,逄大姨都要带着希希乘坐66路公交车前往珠山路某托管上课,因此经常碰到在此时间段驾驶车辆的陈立菲。看着默默坐在旁边的希希,陈立菲心中五味杂陈,心里想一定要对二人更加用心,努力帮助希希走出自己的世界。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陈立菲除了对逄大姨和希希热情问好,还经常尝试与希希沟通。陈立菲会耐心询问希希的兴趣爱好,引导他说话、打招呼,还会自费购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带上车,在遇到希希时送给他。就这样,他们从陌生到熟悉,相识了3年之久,陈立菲用热情真诚的态度逐步感染着逄大姨和希希,他们也成了彼此心中最挂念的人。

近来天气寒冷,细心的逄大姨发现陈立菲总是不戴帽子,便决定亲手织一顶帽子送给她,以此表达对陈立菲3年真情付出的感谢。帽子织好之后,逄大姨便一直装在包里想在乘车时送给陈立菲。但一连几天,逄大姨乘车都没有碰到陈立菲,直到一周后,逄大姨带着希希上课,上车后正好碰到驾驶车辆的陈立菲,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面对逄大姨的感谢,陈立菲表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没想到大姨还亲手织了帽子送给我。这份情谊是无价的,我会一直珍藏在心中,也会一直尽我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大姨和希希!”为了回馈大姨的情谊,陈立菲趁下班时间为希希和大姨精心挑选了一条围巾和一个帽子,在第二天逄大姨乘车时送给她作为回礼。

真情服务显文明,微小举动见真情。陈立菲想乘客之所想,做乘客之所需,用真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真情温暖每一位乘客的心灵。司乘之间的暖心互动不仅温暖了十米车厢,也擦亮了西海岸新区文明窗口,成为冬日里最温暖的存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刘卫杰)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