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名家和名著,骆驼祥子博物馆迎来寒假研学热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30日讯 随着寒假的到来,青岛市各级文化场馆迎来文化研学热。其中,骆驼祥子博物馆因沉浸式体验名家和名著的特色,尤其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

据介绍,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骆驼祥子博物馆举办了系列研学活动,其中“馆长带您‘走近老舍’”和“走近老舍”公益诵读课堂亦于寒假启动。配合深度研学,市南区一些学校的无纸考试也在骆驼祥子博物馆举行。

寒假伊始,青岛第七中学7年级5班的同学们就迅速行动起来,在班主任赵红梅和语文la老师王珏的指导下,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围绕七年级下册必读书目《骆驼祥子》。他们策划参观骆驼祥子博物馆、品读老舍先生著作的研学之路,在沉浸式探索中拓展知识、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位于黄县路12号的骆驼祥子博物馆,曾是老舍先生在青岛的寓所,也是作品《骆驼祥子》的创作地,如今已经打造成为一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馆长王咏结合博物馆展示的文物,为同学们做了详细介绍。该博物馆以老舍先生当年租住的一楼为主体,分为序厅、版本厅、创作厅、艺术厅和青岛厅五个部分。特别是各种语言、各个时期的《骆驼祥子》版本体现了无国界的沟通,并由此打造出《骆驼祥子》版本数量第一的博物馆。

参观结束,他们又来到骆驼祥子博物馆旁的青岛源艺术风貌馆,王咏带领同学们一起坐下来品读《骆驼祥子》。作为一个“老舍通”,王咏从小说创作语言、人物特点、情节表述、细节描写等方面对这本书做了解读。同学们通过与她面对面听故事、答问题、细交流,重温了历史、学习了历史、鉴赏了精品,可谓寓教于乐。

据了解,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通过写作、画思维导图等形式对研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写作能力和阅读视野。该班家委会成员表示,通过实地学习实践,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了《骆驼祥子》这本巨作的创作背景、创作条件,以及老舍先生在青岛的一些趣事,激发起了孩子们阅读学习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