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看《观海·暖一周》
双向奔赴
“它回来了!
我拍到它了!”
日前,青岛市观鸟协会副会长徐克阳
在上千只海鸥中
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银鸥AF53回来了!
徐克阳 摄
2014年,一位姓郑的观鸟爱好者
在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外的岩石滩上
拍到了银鸥AF53
这极具辨识度的翼标
让青岛的鸟友们
将它当作重要的观察对象并进行研究
这已经是银鸥AF53
来到青岛的第十一个年头
徐克阳 摄
10余年来,大家已形成一种默契
每年都会前去蹲守
等待“老朋友”露面
无论是谁拍到了
都会在微信群里喊一声
“它回来了”。
徐克阳 摄
按照海鸥的寿命计算
已过20岁的银鸥AF53
相当于人类80岁左右
显然是“高龄”了
因此,近些年
银鸥AF53能否成功飞越2000多公里
平安抵达青岛
成为了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
徐克阳乘船出海作海鸟调查 青岛早报记者魏铌邦 摄
“这次看到它,心里非常激动,
我们都不希望的事情终于没有发生,
它还是那么优雅。”
徐克阳说
看到熟悉的身影
大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份牵挂没有被辜负
青岛与海鸥的故事
是温暖的双向奔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潘蓉 唐婕
青岛人和海鸥有着不解之缘
据青岛野生动植物保护站高级工程师王希明回忆
当年栈桥附近飞翔的海鸥数量很少
而且似乎都很怕人
并不愿与人亲近
自1994年12月1日开始
青岛开展“挽留海鸥行动”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摄
经过近30年的人鸥亲近
来青越冬的海鸥数量
从1994年的2000余只
增长到了如今的10万余只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摄
每到冬季
人鸥和谐共舞的美好画面
成为青岛的一张城市名片
除了市民纷纷打卡之外
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在青岛的海边
享受这份自由自在的浪漫与美好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韩星 摄
前不久,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
在栈桥广场拉开帷幕
系列活动将贯穿2024年全年
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
极具岛城特色的文化盛宴
青岛与海鸥的美好故事
也将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雷 摄
这些年
民间公益组织和爱鸟者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海鸥并身体力行
在大家都共同努力下
保护海鸥,挽留海鸥
已经成为青岛市民的自觉行动
青岛市委网信办
青岛人与海鸥
这份真挚又纯洁的情谊
让岛城每一年的冬日
都有了一份别样的温暖
如今已至立春
伴随着日益暖和的天气
青岛海岸线上的这些灵动精灵
也将于四月启程
飞离青岛,到西伯利亚等地孕育下一代
让我们在这有限的时间里
再多陪陪它们
并约好
下一个冬天再相见
栏目策划:魏巍 张兆新 孙飞
文案撰写、素材整理 | 程雪涵
责任编辑 | 刘聪聪
观海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