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空中聚宝盆”的楼宇经济,是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年春节前夕,青岛十区市两会相继召开,市南、市北、崂山等多个区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了楼宇经济发展情况。其中,2023年市南区“亿元楼”(即:年度税收过亿元楼宇)总数达到28座,2024年将“新增亿元楼宇2座”;市北区“亿元楼”总数达到20座,2024年将“达到24座”;崂山区“亿元楼”总数达到40座,2024年计划“新增税收过亿元楼宇3座”;平度市也提出要壮大东阁区域的楼宇经济……根据2023年6月印发的《青岛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到2025年,青岛要争取税收过亿元楼宇达到130座、十亿元楼宇达到15座、二十亿元楼宇达到5座。以楼聚产,以产兴城。加速布局楼宇经济,正是青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的生动实践。
特色化
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城市里,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楼宇经济通过引导优质企业上楼、新兴产业进楼,“向天借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上海、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近年来均加大了对楼宇经济的布局力度。以深圳市为例,作为全国较早出台楼宇经济扶持政策的城市,深圳市税收过亿元楼宇的集聚度稳居全国前列,仅深圳福田区就有125栋“亿元楼”,且楼内多为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青岛在发展楼宇经济方面起步较早,但相较于曾经“装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楼宇招商思路,近年来,青岛各区市已将发展特色产业楼宇作为提升楼宇经济的主要路径。市南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持续发力楼宇经济,打造专业楼宇”“培育特色楼宇10座”;市北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特色化发展楼宇经济”“提前谋划15栋新入市楼宇功能定位”;崂山区也在坚持特色化发展,培育了以物流运输为特色的中创大厦、以财富金融为特色的上实中心T3楼等特色楼宇17座,到2025年预计将打造20座特色楼宇。为什么各区市不约而同地提出发展特色产业楼宇?因为与专业产业园区的发展逻辑相似,一方面,特色楼宇产业集聚度高,能够迅速有效地集结产业链上下游,有效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较高的产业集聚度也有利于楼宇品质的把控。市南区是全省最早发展楼宇经济的区市。近年来,该区围绕楼宇升级、产业迭代两大关键环节,推动一批老旧楼宇焕发新活力。建成于1999年的黄金广场就是通过打造金融、保险特色楼宇,实现了楼宇效益最大化。经过大规模改造提升楼宇品质后,黄金广场顺利吸引了太平洋保险、英大泰和人寿等总部型企业入驻,税收由原来的4000万元升至亿元以上。位于市北区的卓越世纪中心,集聚有古麦嘉禾、视觉志、掌上风暴、六度等170余家各类新媒体企业,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内新媒体产业发展高地,连续四年实现税收过亿元。贴有特色产业“标签”的楼宇还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作为青岛“亿元楼”数量最多的区市,崂山区拥有130余座楼宇,其中“亿元楼”达40座,在这里,楼宇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尤为显著。“我们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打造‘一楼一业’特色楼宇经济,在楼宇内实现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断提升楼宇的经济贡献度。”崂山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纪婷婷以辖区内以财富金融为特色的上实中心T3楼举例,这座约3万平方米的19层建筑已入驻近30家企业,“T3楼内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的互动耦合,使得入驻企业可以高效便捷地链接相关资源、获取‘近在咫尺’的解决方案,推动楼宇内的产业聚集和财富汇集。”
规模化
目前,青岛已形成香港路片区、青岛中央商务区、金家岭片区、株洲路片区四大楼宇经济集聚地。“亿元楼”林立的市南区香港路沿线,是众多总部商贸、航运物流、金融业类企业的集聚地。在这里,海天中心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正加速擎起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高度。而在其不远处,正在建设的元宇宙产业大厦、航运贸易金融总部大厦正也将为香港路沿线的楼宇经济再添新活力。青岛中央商务区是市北区楼宇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青岛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卓越世纪中心、烟草大厦等一批“亿元楼”在这里集聚,推动该区域发展实现能级跃迁。金融业是支撑崂山金家岭片区楼宇经济不断“冲高”的主要动力。以上实中心为例,园区内共有11座商务楼宇,5座为“亿元楼”,上实中心T3楼更是崂山区老牌“十亿元楼”之一。株洲路片区的“亿元楼”则主要集聚科创类企业。如,青岛国际创新园是青岛目前体量最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科技园区,该园区的11座楼宇中,已“生长”出3座“亿元楼”。
专项提升
青岛楼宇经济释放规模化效应的背后,离不开楼宇品质的持续提升。
持续塑强“硬支撑”、优化“软环境”,进入2024年,青岛市将通过开展提升新建楼宇开发品质、推动存量楼宇改造提质、提升楼宇综合服务水平等十项专项行动,推动楼宇经济产业集聚明显、资源配置高效、服务集成优化、经济贡献不断提升,全力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楼宇经济高地。一方面,通过塑强载体“硬支撑”推动存量楼宇改造提质。以市南区为例,高层楼宇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南区加速推进老旧楼宇升级焕新。2023年,共有超30万平方米老旧楼宇加速盘活,15座老旧商务楼宇完成改造。硬件升级的同时,楼宇内产业也要焕新。今年,市南区将遵循“筑巢-引凤-培育”思路,规划产业空间拓新、产业迭代升级、运营服务提升三项具体行动,通过招引优质企业实现楼宇产业“腾笼换鸟”,提升高品质楼宇、独栋楼宇等的经济贡献。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服务“软环境”,提升楼宇综合服务水平。崂山区推出“楼小二”服务,解决楼宇内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023年,崂山区累计为辖区楼宇企业解决产权办理、企业注册、税务服务等问题30余个,并在金石博物馆、海信创智谷等楼宇开展“你上班、我带娃”活动,缓解楼宇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进入2024年,崂山区将在重点楼宇集聚片区探索打造“楼宇服务超市”,通过前置综合窗口、配备智能终端等方式,一站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一座楼就是一条产业链,一座楼就是一座产业园。青岛正以楼宇品质之“优”谋经济发展之“势”。
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