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区市教育工作会陆续召开,市北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的2024年教育工作规划亮相。
崂山区:为教育强市提供“崂山方案”
2024年,崂山区教育系统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聚力在扩增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等七个方面提质争先,开启教育强区建设新征程,奋力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崂山方案”。
崂山区将继续推进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深入实施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办学,把海大附属实验学校打造成一流的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深入论证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实现新校高位设计与发展;扩容优质资源,由崂山区育才学校教育集团托管车宋安置区配套小学,实施集团化办学,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力实施体育、艺术双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学生运动素养和审美能力,持续推进“大兴体育之风 创新体育之举”工作,通过深入实施学校体育“百千万”工程,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切实为提高师生体质健康水平保驾护航。打造“小海豚”游泳品牌,优质普及游泳课程,培养体育竞技人才。
打造过硬师资队伍。深化“省-市-区-校”四级教研体系建设,发挥大教研组作用,建设线上教研平台,不断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在教师精准培训上积极创新,加强改进校本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全员培训的质量效益。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通过“学习-实践-应用-推广”四位一体的培养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
西海岸新区:打响“教育名城”新名片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工作将实施教育强区、体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响“教育名城”“体育之城”新名片。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多途径扩增公益普惠学位,有序推动镇街公办园撤并和城区小微民办园关停转型,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开展办园水平“摘星”行动,推动办园条件、园所管理、游戏研究、卫生保健、底线管理等评估达标。出台民办园规范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开展“分享荟”活动,丰富“联智共赢 盟育新幼”“畅玩游戏”内涵,打造一批样板园、特色园。聚焦“一日活动”研究,提升幼儿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探索“托幼一体化”管理、收费、扶持政策衔接,逐步构建托育课程框架,支持幼儿园面向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全面提升办园条件、编制教师占比、保育教育水平,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完善学位需求预测和预警机制,加快热点区域教育项目规划建设,开工建设中小学11所,建成使用6所,全力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优化调整招生考试政策,所有高中学校面向全区招生、统一录取。开展新校高位发展和初中强校提质试点校评估,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探索制定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孵化管理办法,打造2-3个市级中小学教育集团典型。启动东中西区域教育提升发展战略,在东北部片区,实施黄岛街道片区教育提升工程,增强优质教育供给能力;在中部片区,实施星光岛片区教育登峰计划,建强青岛西海岸中学,组建跨学段教育集团,推进办学水平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双提升;在西部片区,持续推进强镇筑基和乡村教育振兴,逐步实现区级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全覆盖,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中德(青岛)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启用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打造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和特色专业群。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综合高中和职普融通办学模式,做好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办学工作,争创国家级“双优”项目。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职业学校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强化大赛成果转化,整体提升中职学校育人水平。
即墨区:打造“优学在即”惠民品牌
2024年是落实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即墨教育的提质增效年。即墨区将聚焦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定位,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突出“公平、优质、均衡”三个重点,推进“资源扩容、布局优化、队伍建设、立德树人、教育惠民”五项工程,全力办好家门口每所学校,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更高水平上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打造“优学在即”惠民品牌。
在优化教育供给上发力。适应环境形势和入学需求,着力抓好学校、幼儿园建设,扩增优质资源;补足薄弱环节,加快“两县”创建;持续做好新校高位发展、集团化办学改革、教育改革试点等工作,打造一批质量一流、群众认可的优质学校。
在落实立德树人上发力。大力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课程育人,增强家校合力,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好校长听评课制度,完善强基计划、竞赛生培养等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在教师梯队建设上发力。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师德底线;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支持干部教师积极参与青岛“三名工程”,建设好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养一大批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教育拔尖人才。
在干部作风建设上发力。贯彻落实好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培养教育机制,激励引导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做勤勉担当的表率,带头强能力、做本领高强的表率,凝聚干事创业的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