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2日讯 22日下午,青岛市“春来话养生”春季养生保健宣传月暨2024年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在李沧区十梅庵公园举行。
“春来话养生”春季养生保健宣传月暨2024年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是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的有效落地实施,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启动仪式现场设置了专家义诊区、特色疗法体验区、二十四节气中医药养生文化展示区、特色药膳体验区等。邀请市中医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中心医院等岛城知名中医药专家,崂山点穴、王氏皮肤病等中医非遗项目传承人提供义诊咨询以及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体验。现场还安排了八段锦表演、中医知识讲座、中药保健茶饮体验等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青岛市“春来话养生”春季养生保健宣传月暨2024年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期间,全市各公立中医医院以及200余家“治未病”中心、养生保健基地和养生保健指导门诊将同步开展养生保健宣传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开展养生保健(治未病)义诊咨询周,为我市居民提供免费义诊咨询指导服务;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促进活动,将中医药特色疗法送进机关、学校、企业、乡村和社区,开展八段锦全民推广活动;开展“百味千膳进万家”活动,举办“青岛市药膳知识培训班”,宣传推广中医药食疗养生知识和技能;评选推出青岛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点(线),开发相关旅游产品,引导群众在旅游中养生、养生中旅游;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活动,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巡讲机制,健全完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网络。
近年来,李沧区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青岛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为抓手,积极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先后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区,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优势与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持续推进中医药“治未病”理念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不断提升居民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获得感。
2023年,李沧区的“二十四节气养生推广、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创新”等6个项目入选青岛市中医药强市“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经过一年的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中医药特色优势日益凸显。李沧区现有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养生保健指导门诊31家、青岛市首批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5人、省级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1家、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24家,建设中医药主题公园1处。全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建成国医馆,其中5家获评市级精品国医馆。九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资源整合型中医药特色街区项目中,首创成立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膳坊,宣传“药食同源”、“科学养生”的理念,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养生保健需求。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增设延伸服务门诊--安顺路便民服务门诊,建立和完善中医特色项目,包括八髎灸、砭石灸、耳穴压豆等,满足居民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打通便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文 韩星/图)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