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首季“开门红”!青岛董家口港加速再造40万吨矿石码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6日讯 随着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2024年度动员大会召开,在建的交通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掀起了实干争先、高效提速的新热潮。记者今天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在青岛董家口港区,万邦矿石码头建设正在徐徐展开“争春”图景,开发运用的沉箱出运智能风险评估等系统已保障项目18个沉箱全部安放完成,沉箱格仓填石完成总量的45%,引桥墩台浇筑完成4个。该项目计划2025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码头施工现场

2010年,董家口港区建成第一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面对发展之需,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万邦矿石码头应运而生。该工程项目总投资44.96亿元,计划建设1个20万吨级、1个3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水工结构按照4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设计)及配套设施。其中,20万吨级泊位已建成投用;目前正在施工的项目包括30万吨级铁矿石泊位、引桥1座、前方堆场22.8万平方米和后方堆场102.32万平方米以及相应的工艺流程配套设施。

春光渐盛,只争朝夕。新春伊始,万邦矿石码头工程摁下了建设“加速键”。按照项目既定的“晨会八步法”宣贯施工安全生产风险,组织监理、总包、分包开展施工安全排查、召开早班会,汇总前日施工情况,制定今日施工计划。日复一日,这一幕幕每天必做的工作成为保障项目稳步建设的有力措施。

施工钢便桥

运用新质生产力,助推项目提质增效。看不清摸不着的海下基床,如何保障工程的质量,开展验收工作,这给项目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在抢抓落潮时间进行验收的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处指导项目部创新开展运用“线上智慧化、自动化”监控模式,覆盖全长700多米、8万多平方米的施工区域,结合可供大型机械设备直通作业的453米钢便桥辅助施工,将海上施工转由陆地施工,大幅减少船舶使用,降低作业风险,日平均工作时间提升至18-20小时。

该项目建成投用后,董家口港区铁矿石接卸能力将提升1600万吨,堆场面积增加125万平方米,与原矿石码头形成联动效应,提升腹地铁矿石贸易运输效益,将进一步放大董家口港区辐射带动能力,助推港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港口功能,助力青岛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董德禄 宁星 陈星)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