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在青启幕

“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永恒的经典-法国法兰西院士系列展之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启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3日讯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里,艺术的参与和互动让中法两国的交往更加生动而具体。4月13日,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永恒的经典-法国法兰西院士系列展之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在青岛市雕塑馆正式启幕。青岛市委副书记张惠,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徐青峰出席开幕式,青岛市委副秘书长林镔致辞,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让·卡尔多基金会主席迪埃·贝奈姆,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贝奥玲出席活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展览写了贺信并安排专人到展览现场宣读。

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组成部分和“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法国艺术家让·卡尔多先生历年创作的雕塑和手稿作品81件(组),全面展示了法国当代顶尖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风采。

“这个展览既是一个艺术展,还是一个文献展和纪念展。不仅展出了让·卡尔多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而且还展出了他生前用过的雕塑创作工具、使用过的相机和收音机,以及他小时候看过的在十九世纪末出版的专业类书籍等,还原了他生前的创作和生活状态。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雕塑展览是青岛市雕塑馆建馆以来,展出的第一个法国艺术家主题雕塑展,这也是让·卡尔多在中国展出的最后一站。”青岛市雕塑馆艺术活动负责人叶东炜告诉记者,让·卡尔多是法国当代国际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两度当选法兰西艺术院轮值主席,以立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戴高乐像》和《丘吉尔像》广为人知。凭借非常扎实的专业功底,让·卡尔多的创作以造型训练的准绳为支撑,在客观世界的真理和艺术规律的双重法则中,寻求与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逻辑,既对法则尊重,也以其对艺术的真诚超越法则。

公牛是让·卡尔多雕塑作品中的常见题材。展览上的《跳跃的小公牛》《静止的公牛》《飞牛》《跳跃》等多件以公牛为题材的雕塑作品,有的惟妙惟肖、塑形精准,有的神韵飞扬、化繁为简,体现了雕塑家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游走的艺术风格。对形的赞美与研究,是贯穿让·卡尔多先生艺术实践的一根主线。他沉浸在与形的对话中,在他看来,形状超越语言,是雕塑家感知、认知世界的方式。通过这些以大理石、石膏、铜等材料所雕砌或铸造的形象,让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一种共鸣。他对雕塑的思考与其人文内涵永久凝铸在作品中,是一首首有形的诗。

此次展出的《卡尔蒂塔》是让·卡尔多为夫人创作的小型雕塑。当年,收藏此件作品的艺术爱好者得知这个原委,又将这件作品转赠回了他本人;《写作研究2号》《磁铁》有着特有的形状与光泽之美,具有一种安宁、深邃的力量;《花蕾》《苏醒2号》《黎明》《悲伤》则是对女人形体的塑造,是一种充满意象化和斑驳感的形体提炼,将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情绪蕴涵在不同的形体姿态之中;用水墨作品创作的《丘吉尔》《猫系列》水墨草稿,了了几笔,栩栩如生,既展示了他的艺术功底,也展示他对中国画的热爱。

本次展览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品质艺术作品丰富岛城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推动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国家间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

展览时间:4月13日-5月19日。展览地点:青岛市雕塑馆(青岛市东海东路66号)。展出免费对外开放,“五一”假期正常开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文 王雷/图、视频 )

责任编辑:陈海芹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