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好客山东何以“圈粉”?

千人围观的济南超然楼、“进淄复烤”的淄博烧烤、赴海洋之约的青岛“海上巴士”、能把全世界飞上天的潍坊风筝……一向“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山东成为“顶流”,接二连三开启人海模式。今年一季度,山东全省接待游客1.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00亿元,分别增长18%和22%。

4月25日,2024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开幕,“行走先行区 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临沂市,透过临沂,窥探山东文旅的“新生态”和“破圈”之道。

根植历史文化 打好“差异”牌

河在城中走,城在岸边长,临沂是一座滨水之城。借水出圈,打造水上观光游的城市不在少数,但随着各地对旅游市场流量的争抢愈演愈烈,出现同质化项目过多的现象。临沂以文化为“根”与“魂”,找到了更差异化的表达。

一卷风云琅琊榜 , 囊尽天下奇英才。3000多年建城史让临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出土于此;思想家荀子、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和珠算发明家刘洪都出生、生活在这里。如今,厚重的人文历史成为临沂发展文旅的底气与根本。

夜幕下的涑河之畔流光溢彩,《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承载着游客起航,20余位舞者以河为卷,用曼妙的舞姿,配以声光水幕的变换,再现东夷和魏晋文化,演绎女娲、刘洪、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物形象与故事。

沂河之上,“王羲之”作为临沂的历史解说员,与游客一同泛舟,以千年琅琊文化为故事线,以两岸楼群炫酷的灯光秀为背景,从过去驶向现在,为游客奉上一场光影文化盛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闻名遐迩的“孔孟之乡”“文化圣地”,挖掘和充分整合好文史,是山东文旅关键的一步。近些年,从“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到“山东文脉”工程实施,山东以文化作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将“文”与“旅”深度融合,塑造文旅发展的新内涵。

培育新场景 塑造沉浸式体验

短视频的兴起,会在短时间内给城市带来“泼天流量”,但要以点带面打开城市文旅消费的新局面,终究要落脚到休闲与体验。在临沂各大景区,以演绎将故事场景化、场景沉浸化几乎成为共识。

穿梭在琅琊古城中,抬头飞檐翘角,低头石板斑驳,城中身着汉服的年轻“琅琊客”引导着游客解锁着一幕幕沉浸式文旅新体验。琅琊不再是古老的文化,而是身临其境的体验和触手可及的旅程。

古城中大型情景演艺《国秀·琅琊》火爆“出圈”,以海岱文化、东夷文化、琅琊文化等临沂千年历史文化为脉络,多空间立体实景和折叠天幕技术,让观众沉浸式品味“一别琅琊已千年,再见盛世是沂州”的艺术盛宴。古城凤鸣街的立体沉浸式演艺《只此琅琊》,则让游客在行走中穿越四幕场景,在光影交织中穿越古今、对话先贤,观看千年琅琊变迁。自今年2月初开放运营以来,琅琊古城在约两个月的运营时间里,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其中市外游客约占70%。

《国秀·琅琊》《只此琅琊》《夜画琅琊》《琅琊风云》《沂蒙四季·红嫂》……无论是大型演艺还是小戏小剧,既能体验悠久的历史文化、领略淳朴的民俗风情,又能与现代时尚接轨,向市场释放巨大流量红利。去年,临沂市文旅产业增加值553亿元,年接待游客8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45%、69.56%。

新潮时尚的文旅新场景、新体验、新项目在山东各市遍地开花,比如济南的国风市集、泰安的大宋不夜城、潍坊的凤溪地夜市……其背后,是山东愈加年轻化、时尚化的创新表达,创造更多年轻人喜欢的“文旅+”新业态,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

掌握经济新引擎 提质增效文旅产业

从单一的观景游向沉浸式体验游转变,就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做得更精美、配套做得更完善、服务做得更用心、需求对接得更精准,好口碑的“留客之道”依赖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比如,项目投资建设得以让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逐渐完善,城市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更好地应对流量经济带来的挑战。

今天的临沂,不再只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等传统标签,物流之都、商贸之城成为这座城市新的代名词。从城市经济规模看,临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长6.3%,居全省第5位,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新产业正在加速起势,力争2024年底全市工业产值过万亿。

随着经济实力跃升,临沂先后建设了滨河景区、北城新区、涑河沿线等大型照明工程,完成了100余项照明工程,并完善了城区内广场游园的景观亮化。如今沂河畔灯火辉煌,形成色彩斑斓的风景线,“赛博临沂”灯光秀更是冲上热搜,为临沂吸引了人气。

文旅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投资进入,需要更加优越、完善的招商环境。近年来,山东加大力度向外招引优质企业的同时,注重激励本土企业,着力培育省内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国率先推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企业(集团)“百企领航”培育计划》,今年前两月,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增速高达44.5%。

目前,山东已经将379个项目纳入山东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清单,建立山东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督查调度机制,形成“月调度、月通报、年终考核”机制,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一大批待建项目、在建项目完成落地,不断丰富景区度假区空间、城市慢游空间、乡村微度假产品供给。

青山巍巍,丹水浩渺,在“沂蒙山小调”回响中,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山东文旅迎来又一个“火热季”。(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君怡/文 魏懋轩 黄光丽/图)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