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熟悉的乡邻比写自己更重要:青年作家魏思孝做客青岛方所谈个人乡村写作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5日讯   时代洪流中的乡村经验,带给青年作家魏思孝取之不尽的创作灵感。11月15日下午,他携两部新作——短篇小说集《都是人民群众》和长篇小说《余事勿取》,做客青岛方所,畅谈他的个性化乡村写作。在对乡村的客观观察和与城市的日益融合中,他最终将作品的主角从自己移至熟悉的村子和村民,以一种语言简约、情感克制的审美重构乡村的人与事。

乡村群像写作,是本分也有“野心”

“农村出来的孩子,走进城市都有一个融合的过程,最初的创作就与此相关。” 2016年,魏思孝出版了《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这部小说集一共收纳了十八篇以小镇青年生活为主题的小说,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忧郁青年”,承载着从乡村进入城市所经历的种种格格不入的局促,他以自己为原型,书写农村青年的心路历程。

不过,在30岁时,他的写作突然发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到了30岁,我突然感到不太想过多地表露自己,想更多地去观察一下世界。每次回村我都会经历一些乡邻的逝去,我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悲痛会消解,最后好像这个人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样。我觉得把他们记录下来是我的本分。”

100年前,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以群像描摹,记录描写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期小镇居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呈现一片土地的居民生态,魏思孝并不否认,相比曾借助小说人物的情感浇自我胸中块垒的写作,他的创作“野心”更大,“随着年纪的增长,再面对世界,自己已没有那么重要了,而我生活的村庄,那些熟悉的村民,他们的生存境遇,更加触动我。”

在这一转变中,魏思孝没有犹疑,他表示:“两年前我觉得我没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两年后,我坦然了一些。从写作上讲,我写出了点东西。”

“语言简约+情感克制”是我的文学审美

长篇小说《余事勿取》和短篇小说集《都是人民群众》的创作几乎同时展开,同步交插进行。而它们也似乎保持了一贯的写作风格:“语言简约,情感克制”,魏思孝说,这是他所秉持的文学审美。

在魏思孝看来,作家应该首先从对他人的阅读中搜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学风格审美,再融入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他提及江苏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韩东、朱文,表示十分喜欢他们的创作中那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方式,“没有那么多矫揉造作的成分,忠实于个性的观察”他也提到了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中所描写的乡村中的小人物……从中,他发现并笃定了自己的创作气质和方向。

《都是人民群众》每一篇篇名都是一位村民的名字,他们体现了魏思孝“为小人物立传”的写作目的,更为有趣的是,你会看到书中的章节划分为中老年男人,青年男人,妇女和其他四个类别,他们的故事有结婚、生子、生病、老去、死亡……看似平淡简要的叙述中实则蕴藏着个体生命和命运的跌宕与波澜,等待读者自己去填充。

《余事勿取》这个长篇故事,则在开场就布置了戏剧化的悬疑,呈现的是个人命运的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推力,最终造成悲剧性的死亡。其中则贯穿了三代人的生存状态。

魏思孝说,小说中的故事当然都是虚构的真实。两部小说里都有人物原型,但是情节却是虚构的。他用文字保留人类生活中的部分真相。而这部分的真实直指时代洪流中的人性,以及生存的法则。他希望它们具有更丰富的意义与价值。(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