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青岛看曲艺吗?新晋剧场打造传统网红,曲艺坚守传统中求变求发展

台下众宾客团座,一壶茶,一盘瓜子。看那台上演员,“一口叙说千古事,双人对舞百万兵。”

古早文化市场开了铭海堂开心剧场,率先亮出的专场,是古早味十足的传统书场样式:相声、评书、快板书,多是传统段子。台下一批中青年观众,还有携娃而来的,喝茶听曲,满场乐融融。

参与见证了岛城曲艺60年发展的耿殿生。

能否打造青岛的“德云社”?重现青岛曲艺当年的火爆?铭海堂“班主”路彤的规划里,这个剧场不只是书场,而是有传统有创新的“网红打卡文化场所”,“后期还有脱口秀等其他形式的表演在不同时段推出。”90后的演员们跃跃欲试,希望在这个平台有更多形式的展示;团长莫宏则表示,力求让年轻人在这里爱上传统艺术。剧场开业两周,也获得了满堂彩,台前幕后的演职员积攒了自信,但问题仍在:好的曲艺原创作品难寻,叫得响的“角儿”还需培养,良好的市场仍需培育。

青岛曲艺

也曾全国叫得响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青岛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包括劈柴院在内的30多处曲艺艺人表演的场所,主要表演说评书,唱大鼓。上世纪六十年代,青岛专业院团兴起,曲艺颇具实力,刘金堂(编剧)、高景佐(山东快书)、商业兴、朱丽华(山东琴书)、梁前光、梁金华(胶东大鼓)、刘淑琴(西河大鼓)、耿殿生、王锐(相声)、潘贵才(快板书)、安玉芳(三弦)等曲艺名家,在岛城的各大剧场活跃。“曲艺的氛围非常浓”,81岁的耿殿生,在铭海堂开箱演出时坐在台下看后辈登台,开心又感慨。

在娱乐形式迈入音像影像时代之前,曲艺演出是岛城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团特别火”,耿殿生的记忆中,中央广播电台曾来青岛录制军民曲会,青岛曲艺团与《中国消费报》联合推出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晚会,“全国巡演十几个省市。”与天津曲艺团合作演出,是当年耿殿生与青岛曲艺演员们最为骄傲的。在各类比赛中,青岛本土创作的相声《歌曲与方言》获过山东省曲艺会演一等奖,河南坠子《花衣裳》(演唱者为刘慧琴)、小品《上梁大吉》荣获牡丹奖。而赵保乐、郭秋林、傅象波、邢瑛瑛、刘立新、王荃、单联丽等曲艺名家都是从青岛市曲艺团走向全国舞台的。“青岛曲艺当年出人才,出佳作。”虽然不是曲艺名城,也在全国叫得响。专业院团的集体发展,让青岛曲艺闪亮一时,但随着新的娱乐形式兴起,曲艺与很多舞台艺术形式一样,开始走向低谷。

綦振鹏、陈佳搭档说相声。

艺海沉浮

岛城曲艺人探索前行

2006年,青岛市歌舞剧院“走进春天”大型文艺汇演特别推出了相声专场,时任院长连新国感慨”青岛已经有多年没有在剧场内举办这样的相声专场晚会了,青岛曲艺的观众逐渐在增多,正是振兴相声培养观众的时机”。当时,青岛曲艺名家做起了相声俱乐部,后来也在劈柴院重新开启过书场,“我们一直在努力。”莫宏与同行们从未放弃过曲艺的创作演出。专业院团的曲艺演员,在大舞台上突破创作,并在惠民演出里播撒曲艺的种子。而创建于2011年的青岛曲艺社,则是目前岛城坚持常年传统曲艺演出的市场化团体。

市场之路并不好走。2020年11月,才有了铭海堂这个新曲艺演出剧场。这个全新剧场的演出班底很多也是青岛曲艺老面孔。作为岛城中坚曲艺力量的代表之一,莫宏强调积累演出经验很重要,“一次演出等于十次排练,相声20%是现场互动,跟着观众的反映走下一步。”他认为相声走入“大雅之堂”后,存在用力过猛的现象,作品的创作反而受到了限制,青岛的创作也还在进行,但是创作者也有困惑:一个好作品在北京、天津更容易火起来,如果在青岛发布,影响力有限。

与传统曲艺演员童子功出身不同,很多80后90后的演员是因为兴趣“半路出家”学曲艺。青年相声演员綦振鹏从事曲艺演出六七年了,“我们一直努力让大家认识我们,知道青岛有说相声的人群。”綦振鹏还在跟相声名家朱琦学习,“相声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从学习到舞台表演有很多变化,坚持下来不容易。缺少舞台,观众少,会对自己打击很大。”他也在努力创作新作品,还从脱口秀里寻找创作源泉,“都是语言艺术,但是相声讲究有梁子。”90后演员陈佳,只因为在天津听了一夜相声,对这个以前从未了解的传统艺术产生了兴趣,“我做了很久观众,在台下观摩演员演出。后来加入学习班学习。”陈佳说以前自己连相声大师们都不知道,但入行之后被相声迷住了,“相声比小品耐人寻味。”他经常把现代语言加入传统段子,比如说《大保镖》,很多年轻人对保镖行业概念很模糊了,“我就在台上比喻为‘金融押运’,台下秒懂。”当下很多观众都年纪不大,“相声的节奏也应该同步年轻人。”

喝茶听曲的书场很怀旧。

开心剧场

用“花场”为传统助力

铭海堂并没仅仅定位在传统书场,而是“花场”。在路彤的规划里,开心剧场的范围更宽泛,在定期举办曲艺专场演出的同时,陆续开展戏曲、演讲、脱口秀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剧场还将承办青岛曲艺文化交流,定期邀请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的曲艺名家来青进行艺术交流。”在培养演员方面,还会开展本土网红孵化计划,“结合互联网量身打造流量网红,做年轻人喜欢的新派相声。”

路彤的“网红”定位,也是古早文化市场的需求,市场负责人孙怡希望铭海堂是“一个常态化的、老百姓可接受的、没有门槛的夜间传统文化娱乐去处。”崂山区相关负责人则直言要把剧场做成该区全新的文化地标。

“相声是草根艺术,需要支持。”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孙立生认为,讲好青岛故事,乡情乡音很重要,要有观众支持;没有热爱,曲艺也活不了。“做剧场,就要做可持续发展,要做百年老字号。”12日,青岛市曲艺家协会换届选举,新当选的王雷主席表示要带领协会努力开创青岛曲艺新局面,尊重前辈注重曲艺传承发扬,培养新人狠抓文艺精品创作。他也重点强调,鼓励创业,扶持曲艺小剧场建设。

更多书场的归来,才有可能吸引更多观众“喝茶听曲”,回味传统。(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贾小飞/文  孙立/图)

责任编辑:孙丽荣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