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手足口暴发/聚集性疫情起数大幅减少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7日讯 近日,山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公布首批健康山东行动典型经验案例名单,青岛市疾控中心申报的“家校医防 联动防控 探索构建手足口病防控模式”荣获铜奖。据介绍,青岛市疾控中心在市北区打造特色“手足口病防控示范基地”,探索形成“家-校-医-防”联动防控模式,提升了手足口病的防控能力,有效减少了我市手足口病病例和重症病例的发生,全市暴发/聚集性疫情起数大幅减少,降低了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青岛市疾控中心以手足口病常规监测为平台,多角度开展研究,探索青岛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和病原学变化变迁趋势,并开展疾病负担、知信行等专项调查,掌握青岛地区手足口病的疾病负担和知晓率,同时结合气象、气候等因素建立预测预警模型,为手足口病精准防控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在常规监测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2016年,市北区建立了“手足口病防控示范基地”。经过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托幼机构防控为重点、家庭社区干预为补充、疾控专业指导为支撑、成人儿童互动为抓手”的“家-校-医-防”联动防控模式。

本项目在市北区率先开展,逐步推广至全市,形成了由托幼机构影响儿童家庭,由儿童家庭渗透居民社区,实现群防联控的良好局面。“家-校-医-防”防控模式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我市手足口病病例和重症病例的发生。

为提升市区科学有力应对手足口病防控的综合能力,市疾控中心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制定了《市北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十建议”》,启动“预防手足口病‘五个一’入园活动”等一系列健康教育措施,并创新性的设立手足口病防控示范岗和示范卫士,充分发挥校园、家庭、个人健康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青岛在2022年启动“医防融合、家园携手”传染病健康宣教进幼儿园活动,2023年启动“家-校-医-防协同干预,引领传染病综合防控示范模式”主题活动,形成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模式,逐步探索由单病扩至多病同防,由示范带动辐射全市的传染病综合防控体系。

为进一步深入掌握我市肠道病毒流行状况,探索健康人群在手足口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健康儿童及其家庭成员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青岛连续两年在市北区、崂山区、城阳区和平度市开展健康儿童和家庭成员肠道病毒隐形感染专项调查,以期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更加科学的专业保障。

青岛“家校医防 联动防控 探索构建手足口病防控模式”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研成果“三位一体”,研究实现了“滚雪球效应”,先后成功立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和“青岛市医药卫生科研指导项目”,更深层次开展手足口病的研究,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和调整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先后荣获2023年“山东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青岛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五届‘健康杯’职工创新成果”预防类二等奖。此外,本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并多次在省、市会议上开展交流,实现了从疾病研究到群防群控的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步,市疾控中心将细化“基层传染病防控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将典型案例持续推广应用,形成区域特色的传染病防控模式,切实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上下联动,由中心到基层高效的传染病防控体系,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