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印发行动方案,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0日讯 为着力解决我市重点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低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两新”工委近日联合印发《全市重点非公企业扩大党的组织覆盖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聚焦“三有”非公企业(有固定经营场所、有10名以上员工、有生产经营活动),将规上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作为重中之重,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实现非公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大幅提升党组织单独组建率。

根据《方案》,到2024年底,依规完成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非公企业党组织单独组建率显著提升;到2025年底,新发展非公企业党员数量明显提升,党组织单独组建率大幅提升;到2026年底,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

《方案》提出,定期排查分析非公企业党建情况,每年,各区(市)党委社会工作部要会同涉企职能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的工作要求,对重点非公企业进行摸排,逐一建立问题清单,及时研判解决。加强非公企业出资人教育引导,各区(市)、各行业(综合)党委要加强出资人理想信念教育,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中增强出资人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出资人支持党建工作的热情。依规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各区(市)要组织镇(街道、园区)和行业(综合)党委对重点非公企业提供的职工名单和人社、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校核比对,摸清党员情况。实施“红帆支部”全域覆盖,各区(市)要推动镇(街道、园区)在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下设立“红帆支部”,因地制宜在社区党委下设立“红帆支部”。

《方案》提出,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各级要指导非公企业围绕企业出资人、管理人员、业务骨干、青年员工等重点群体,建立发展党员后备人才库。鼓励后备人才向所在企业党组织或企业属地“红帆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所在企业党组织或企业属地“红帆支部”要根据入党申请人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择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精准下达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非公企业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各区(市)党委组织部会同社会工作部从各镇(街道、园区)和行业(综合)党委以及非公企业实际需要和工作基础出发,科学合理确定非公企业发展党员计划,按党组织隶属关系下达。全周期跟踪调度发展党员情况,各区(市)党委组织部要完善落实入党积极分子接续培养、预备党员接续考察工作机制。

《方案》明确,拓展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有效路径。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各区(市)要推动从涉企职能部门选派党员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同时履行服务企业专员作用,协调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各区(市)党委组织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统筹协调。区(市)党委社会工作部要归口指导、推动落实。市和区(市)有关“两新”工委委员单位、行业(综合)党委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直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镇(街道、园区)要落实属地责任,压实党(工)委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和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形成合力,确保抓出成效。(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