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球赛变课堂,理论入人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2日讯 11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体育馆内,一堂“球场上的思政课”正式开始。伴随着裁判员号令声吹响,师生们十八般“武艺”尽数亮相,杀球、高远球、吊球等轮番上演,现场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师生们在比赛中共享运动乐趣,激发青春激情,凝聚团结奋斗精神。在中场休息阶段,比赛双方未像竞争对手一样返回候补席,而是共同来到球场中央,原本激烈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愉快。

老师们进行分享。董震涛 摄

40余名师生们围圆而坐,促膝长谈,共话成长。赛场外,观众们也纷纷驻足,一同加入这场别样的师生“坐”谈。“羽毛球带给我的不仅是健康和激情,还可以帮我更好地融入一个新环境,让我获得了一些人生不一样的感悟,如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全力以赴。”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副教授罗偲通过自身经历深入浅地的向同学们分享体会。“运动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于我们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会让我们的思想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碰撞,迸发科研的创新灵感。”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教师聂志喜鼓励学生走出实验室,融入多彩生活,快乐生活,快乐科研。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在场学生认真聆听,忘记了比赛的疲惫。

师生们围圆而坐,共话成长。董震涛 摄

“课堂越鲜活,学生越解渴,第一次在球场上给学生们上思政课,以前课堂总是局限于室内,现如今将思政课开设在球场上,老师学生们可以更加近距离探讨交流,这种方式方法更容易把道理讲深、讲透,青年群体更易坐得下、听得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副书记姜士绅说。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谌贵军表示:“30分钟的思政课,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现场的气氛也非常好,老师们的经历和话语令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据了解,“球场上的思政课”旨在以“运动+互动”的形式,强化体育思政教育,增进师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青年学生的急盼难愁,赋能青年成长发展。

师生们在羽毛球球场上同台竞技。董震涛 摄

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将持续打造石大特色文体工作品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搭建好思政课堂“大平台”,积极探索实践思政模式,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王建侨)

责任编辑:王臻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