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晚间,中国足协公布了关于对中超联赛青岛赛区(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主场)违规违纪的处罚决定,将赛区和俱乐部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由于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主场比赛中,青春球场看台观众大规模向场内投掷饮料瓶等杂物导致比赛中断时间较长等原因,中国足协对青岛海牛予以空场2场,罚款20万元的处罚。这意味着正肩负巨大保级压力的青岛海牛将在中超联赛第13轮、第14轮主场分别对阵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的比赛中,不会有观众和球迷入场观战。
上次中国足协出具如此严厉的“空场”处罚,还要追溯到2016赛季的中甲联赛。2016年10月15日,中甲联赛第29轮,贵州恒丰智诚主场2-1击败天津权健冲超成功,但由于现场球迷在场内燃放冷焰火、投掷矿泉水瓶及赛后冲入球场干扰赛事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最终中国足协对贵阳赛区予以罚款9万元,空场比赛1场的处罚,并于2017赛季贵州恒丰中超首轮主场赛事中执行。
按照本赛季俱乐部主场场均近两万名观众和球迷的上座率来统计,保守估计两轮空场赛事直接带来的门票收入损失将超过200万人民币。对于职业俱乐部而言,比赛日门票和现场餐食、衍生品的售卖收入是其主要的直接收入来源之一,尤其在对阵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这样具有赛事票房号召力的对手时,主客队庞大球迷群体的缺失,无疑是对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财务营收状况的沉重打击。
从更深层次的商务品牌角度分析,连续两轮主场空场赛事会损害俱乐部赞助商以及合作伙伴的比赛现场权益,从而影响未来赞助合作谈判以及现有合同的履行,对俱乐部一直致力于打造的积极、向上、健康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打击。长期来看,持续的负面舆论可能导致俱乐部商业价值的缩水,影响俱乐部整体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甚至波及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足球环境与品牌形象。
公关界有一段名言:“每一次危机,都是重塑品牌形象的契机,关键在于真诚与行动”。
此次事件对于赛区和俱乐部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与损失,但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重塑的契机。俱乐部和赛区需要借此机会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赛事运营和组织的专业性,同时加强对球迷文化的引导和培育,打造更加健康、积极的观赛环境与体验。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公益、教育、体验等类型的活动,展现足球文化中的社会责任感与核心价值观,重新修复赛区与俱乐部的形象。与此同时,俱乐部上下需要尽快摆脱此次事件的不利影响和干扰,不断提升实力并专注于联赛,最终实现球队的保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