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6日讯 为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司法局、市残联《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若干措施》,在“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6日,城阳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城阳法院爱心助残调解室挂牌成立,城阳区司法局、城阳区人民法院、城阳区残疾人联合会及部分残疾人代表参加揭牌仪式。据悉,该爱心助残调解室是青岛市第一家以涉残疾人纠纷为主要职责的调解工作室。
爱心助残调解室主任由青岛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会长、城阳区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青岛市涉残疾人纠纷特邀调解员姜蓝英担任。城阳法院提供办公场所,并聘任8名法治素养较高、专业能力突出的特邀调解员;配备了无障碍设备、爱心助残手语翻译,对涉残疾人诉讼案件,开辟残疾人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诉讼引导、纠纷调解化解。
爱心助残调解室的成立能以点带面,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行业、人民调解员协会调解专业优势、平台和桥梁作用,在充分保障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免费为残疾人群体提供调解服务,依法便捷高效化解涉残疾人纠纷。积极引导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能力水平。
在无障碍诉讼服务环境体验活动中,体验人员首先实地查看了无障碍停车位、安检通道,城阳法院立案庭庭长张燕引导残疾人代表参观了诉讼服务大厅、12368诉服热线工作室、涉残疾人调解室等在诉讼服务大厅,体验了无障碍诉讼服务设施、辅助设备。
座谈会上,姜蓝英介绍了爱心助残调解室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城阳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正钊,城阳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史本会,城阳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董磊,城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承峰共同为物业调解工作室揭牌。揭牌仪式后,张正钊为8名特邀调解员颁发聘书。特邀调解员代表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积极承担起责任使命,不断提升解纷实效。
据介绍,今年以来,城阳区法院大力推进全流程诉讼调解工作,其中,从立案、引导、诉讼、执行等全方位给残疾人提供良好服务。城阳区司法局大力开展“城心调”调解品牌建设工作,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流程再造,提升群众对调解工作的获得感、知晓度和满意度。
爱心助残调解室的成立,是城阳区司法局与城阳法院联手推进残疾人调解领域的新举措。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搭平台、优流程、精人员,打造具有鲜明城阳特色的引领性、标杆性品牌调解新样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陈正 王丰)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