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齐发,送证上门!青岛又一项目“拿地即拿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 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2024年重点项目落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阳规划分局主动靠前、提前对接,在企业签订土地合同当日三证齐发、送证上门,服务企业“拿地即拿证”,为项目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日,城阳区流亭街道的海洋物联网产业科创中心项目(下简称海研项目)和雷达探测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下简称雷达项目)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城阳规划分局同步核发2个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海研项目、雷达项目为城阳区重点项目。其中,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海洋监测设备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及海洋大数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被评定为“专精特新”企业,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94亿元,年税收收入970万元;雷达项目主要建设雷达探测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涉及雷达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总装及测试,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3亿元,年税收收入1100万元以上。

据悉,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城阳规划分局对2个项目制定工作推进措施,安排项目管家专人负责,每周调度项目进展。按照以往的项目建设程序,在土地出让后,由土地竞得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规划方案,报发改、规划等部门审查,完成社会公示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为服务企业“拿地即拿证”,此次在土地出让前,城阳规划分局主动与发改、工信、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深度对接,提前介入、联合审查、压茬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深入了解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该片区规划及城市设计确定的产业定位,建议街道先行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规划方案,分局提前介入审查,在土地出让前顺利完成规划建筑方案批前公示,较往常为项目建设节约近1个月时间。

土地合同签订当天,城阳规划分局采用“图证分离”模式为项目办理了规划许可手续,服务企业“拿地即拿证”,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降压减负,为项目后续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相关阅读: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交地即办证”“验收即办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结合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实际,做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近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交地即办证”“验收即办证”有关事项的通知》。

“交地即办证”

《通知》提到,申请人在完成出让合同签订或取得划拨供地方案批复时同步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申请人可通过青岛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或青岛网上房地产网站下载并填写《不动产登记申请申报表(首次登记)》(详见附件),连同身份证明材料一并提交土地所在地自然资源部门,由自然资源部门将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出让金缴清信息、申请申报表、身份证明等材料通过系统共享给不动产登记部门。

不动产登记部门成果审查人员按照《青岛市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审查操作规程(试行)》相关要求办理“交地即办证”成果入库后告知登记受理人员。登记受理人员自行启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流程,相关申请材料通过数据共享获取,无需申请人到场申请,无需采集人像。

“验收即办证”

申请人在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的地籍调查成果审查入库时同步提交《不动产登记申请申报表(首次登记)》及不动产权证书。成果审查人员按照《青岛市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审查操作规程(试行)》相关要求办理成果入库后告知登记受理人员,成果资料按照《青岛市不动产登记服务和管理规范(试行)》相关要求及时完成档案移交及数字化。登记受理人员自行启动首次登记流程,相关申请材料通过电子档案和数据共享获取,无需申请人到场申请,无需采集人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