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31日讯 五月芬芳未尽,“六一”缤纷沓来。第74个“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岛城各幼儿园、中小学为孩子们设计了精彩的活动。游戏回归快乐童年,寓教于乐的游戏环节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里锻炼运动能力,同时获取知识;时时处处皆教育,六一儿童节也是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好契机,围绕“少年儿童心向党 我与祖国共成长”开展的活动,让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节日。
游戏点亮缤纷童年
学前教育中,游戏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学习和成长。儿童节活动中,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庆祝方式多以游戏、文艺展演的方式切入。
青岛重庆路第二小学的学生进行民族乐器表演。
青岛辽源路小学的学生介绍汉服的由来。
科技小实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崂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组织孩子们玩起“水枪大战”;李沧区衡水路幼儿园的萌娃们亲手触摸夏日,解锁水游戏的N种方式,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水上狂欢。飞溅的水花、爽朗的笑声、天真的笑脸,让孩子们充分亲近自然,在多彩的戏水游戏中,享受童年的快乐;上海路小学用一场“庆六一文艺汇演”给学生搭建朗诵、舞蹈、合唱的展示舞台;太平路小学的儿童节演出连线教育协作校——甘肃省定西市永定路小学和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第十小学、滨州市博兴县实验小学,五千余人“云上”共欢愉;重庆路第二小学的庆典加入了AI元素,阿尔法Ebot人形机器人随着音乐起舞,灵活地舞动着身躯,向大家展示了它们的本领;青岛辽源路小学把庆典和项目式学习——向世界传播精彩中国之梦回宋朝结合,孩子们“穿越”回宋朝,一起去看看宋朝人是怎样驱蚊的、在没有手机的宋朝孩子们都在玩些什么……孩子们还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宋代玩具,让消失的古老玩具回归现代,让非遗的传承不断涌现;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学剪纸、玩糖画、捏面人、制作拨浪鼓,徜徉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
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举行庆六一合唱展演。
青岛辽源路小学的孩子穿上汉服体验传统文化。
青岛市北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体验民俗文化。
活动根植爱国情怀
红领巾在胸前迎风飘扬,微笑在幸福的脸上尽情绽放。儿童节是教育的好契机,各学校依托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发挥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儿童校外教育阵地优势,组织开展主题队日、展览展演、诵读红色经典等主题实践和宣传宣讲活动。
青岛太平路小学的学生表演垃圾分类情景剧。
30日上午9点30分,在市南灯塔博物馆、华岗故居、青岛地质科普馆等十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们同时唱响国歌,开启“强国复兴有我 国歌嘹亮激扬梦想”为主题的庆“六一”活动。在青岛针路航海博物馆,青岛八大峡小学的学生参观航海博物馆丰富的馆藏展品,聆听航海展品的前世今生;在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建设分公司安全质量教育孵化基地,青岛贵州路小学的学生了解地铁3号线工程中,建设者巧妙爆破穿越八大关文保建筑的故事,直观地了解了地铁建设的安全质量管控以及青岛地铁在建线路先进的工艺工法……队员们与科学家、劳模、功臣共话奋斗故事,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李沧区举行职工亲子运动会。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举行“红领巾爱祖国,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学生们走进中车四方智汇港,通过探秘寻访四方机厂的前世今生,引导学生感悟中国速度和祖国巨变,坚定了队员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信念。作为传统项目,“红飘带”爱心集市如约而至。学生们将闲置的图书、文具、玩具等物品带到摊位上进行义卖,通过自己的付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群体,展现了红领巾的责任担当。青岛博文小学师生开启了一场研学之旅,部分学生走进崂山书院,换上传统汉服,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谢师礼,在实践中领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文 韩星/图)
责任编辑: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