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丨 青岛“确诊清零”之后:慎终如始,低风险≠零风险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慎终如始,毫不放松。

这几天,全国多地发布通报称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建议,外防输入,防人也应防物。对于疫情防控,我们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

对于境外人员的输入,可以通过严格隔离、普遍筛查来阻挡,但冷冻食品或货物往往处于“暗处”,防控措施就需要更加紧密严格。对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有些输入性病例,并不是(由)人员进入带来的,而是跟着货物物流进来。随着物流越来越多,这种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中国现在对外的口岸,无论是陆地口岸还是空港,都会面临这种风险。”张文宏建议,海关所有人员应该进行疫苗注射,加强对自我的保护;民众在接收外来货物的时候,要有一个处理机制,比如用酒精喷洒货物表面,拆完包装后洗手,或者外包装拆掉不要;要始终做好严密的追踪。

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整个社会保持警惕性。截至11月11日24时,青岛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至此,青岛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清零。这样的消息让人更加安心,但我们也必须明确:“确诊清零”不等于市民今后“不会感染”;疫情防控“常态化”,并不等于“正常化”;“低风险”,也绝不等于“零风险”。

如今正值初冬,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又到了病毒肆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这些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烧,有痰或无痰、干咳等症状,与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高度重合。在一般临床表现上,往往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进行鉴别,包括核酸检测。我们必须打起十足的精神来,认真对待。

疫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体系支撑。各个环节都要工作落到实处,让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各个环节都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织就一张严密有效的安全网。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则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与疫情叠加影响。一直以来,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风尚,比如,勤洗手、常通风、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接下来应该继续保持好这些良好的习惯。如同专家所言,这些健康的防护习惯,可以给每个市民穿上“无形的防护服”。

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防疫没有旁观者。让我们一起努力,把防线筑得更牢,把工作做得更细。这是当下疫情防控的客观需求,也是每个人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