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启动,青岛首批科学副校长上岗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1日讯 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今天,由青岛市教育局与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青岛市“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观摩交流活动在青岛滨海学校举行。16名科学副校长代表接过聘书。他们将为中小学校引入更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带来丰富的科学知识、前沿的科技动态和创新思维的火种,在校园中引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尚。

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营造科学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科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栾振东代表全市科学副校长表态发言。他倡议科学副校长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学校制定科学教育计划,深度参与学校科学课程建设开发、科普资源引进、科学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会上,市北区教体局、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青岛市枣山小学、崂山区实验学校、青岛滨海学校等五个单位就科学教育工作进行了典型经验交流。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青岛滨海学校科学副校长专家讲堂及科学教育特色成果展示。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战略工程,也是一项筑基工程。多年来,市教育局会同市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聚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立足于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用好社会大课堂、做好改革衔接等重点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今后,市教育局将立足强优势、补短板、抓提升,持续推动全市科学教育提质扩优。一是深化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教育课程的保障机制,打造科学类精品课程、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等。二是锻造科学教育教师队伍。近期将印发《关于加强青岛市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统筹建立“一校一科学副校长一科技辅导员”制度。建设高水平、复合型科学类学科专业教师队伍。三是提升科学育人水平。建立科学教育活动矩阵,支持中小学校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校外创新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推动全市形成“一校一特色”的科学教育生动局面。(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