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进行“两通道”整治提升和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青岛打出“组合拳”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3日讯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全生产月”活动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冯伟介绍,今年上半年,青岛围绕“一二三四”开展工作,具体讲就是稳抓“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聚焦“三违四业”,全力防风险、保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大幅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

围绕“一条主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今年以来,立足“从根源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面推进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四位一体”能力提升;广泛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开工第一课”等教育培训活动,完成企业职工培训78.7万人。注重“工程性防御”,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投入资金2.46亿元,用于燃气安全等领域基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为小型生产经营场所、经营性自建房等配备早期火灾报警装置10893个,为6508家高风险企业安装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完成31.9公里老旧燃气管道改造,城市重点部位安全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接入前端感知设备1.66万台,对百姓身边“看不见、难察觉”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布防。此外,目前全市有3204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数量和质量走在全省前列。

突出“两个重点”,着力根治群众身边的“疑难顽症”。基于社会面风险分析研判,结合国内事故形势和群众安全诉求,聚焦市民身边的安全隐患,我市重点开展“两通道”整治提升(消防救援通道、安全疏散通道)和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堵占“两通道”问题隐患1.5万处,完成清理8000处,剩余全部落实闭环管理措施,限期清除。今年3月,市消安委办联合市安委办,对全市电动车进楼入户、私拉电线充电以及堵塞消防通道等行为进行集中治理,累计排查4.8万处居民楼院、商业综合体、地下车库等重点场所,整治违法占道行为3390处。坚持疏堵结合,我市还加快配套完善,市政府已将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建设列入2024年市办实事,计划新建1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位,目前已建成4339处充电位并投入使用。

聚焦“三违四业”,攻坚化解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据统计,80%以上的生产事故是由“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导致,其中“四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和外包施工作业)是问题多发环节。为此,市安委办组织交通、住建、城管、商务等18个部门联合发力,强力推进“三违四业”专项整治。对照四类作业66项重点整治任务,深入摸排风险,建立风险台账;在全市推广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为电焊机“加芯赋码”,推动“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对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对安全等级高的企业无事不扰、对安全隐患大的企业紧盯不放。

此外,根据“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今年青岛创新实施“4+2”安全促进计划,具体就是四个文化载体(主题日、发布栏、大讲堂、文化节)+2个全年活动(企业安全“大培训”、基层能力“大提升”)。今年6月16日(星期日)上午9:30,我市将在青岛邮轮母港(市北区港洲路1号)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届时,部分区市也将同步设立分会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