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崂山区举行科技创新大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9日讯 6月19日上午,崂山区委、区政府举行崂山区科技创新大会,全面落实市委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奋发进取、创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崂山实践塑造更多新动能新优势。

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伟,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肖江南,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吕雪峰,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院长白永忠,崂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聚钧,区政协主席李鸿雁,区委副书记、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王春出席,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奎旺主持会议。

会上,崂山区发布了《崂山区实施“繁星计划”三年行动方案》和《“繁星计划”十二条政策措施》并现场解读,旨在通过政校企多方发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达到“科研成果灿若繁星、创新成就熠熠生辉”的效果,崂山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同步揭牌成立。据悉,崂山区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目前已吸纳各类成员100余家。

作为全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力最充沛、创新生态最优质的区域之一,崂山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区集聚了3所高校、14家科研院所、308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23年,崂山区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32%、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为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6.7%、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80件、每万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178家,5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这些成绩,为崂山区在更高水平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倡导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技生态体系建设,会议还举行了表彰仪式。其中,针对源头创新主体,崂山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系统和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十大科技创新平台作出表彰;针对企业主体,崂山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和科研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海尔集团等十强科技创新企业作出表彰;针对成果转化主体,崂山区支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依据发布的崂山区“繁星计划”行动方案,对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崂山区首批“繁星企业”作出表彰;同时,崂山区还对近两年新认定的10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授予崂山区首批“繁星人才”称号,并公开表彰。

会上,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同志作表态发言,纷纷表示要更好履职尽责,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部分联盟代表、高校院所代表、服务机构代表和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赵子健 邢轶凡)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