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25日讯 连日来,即墨区气温持续偏高,对夏播和已出苗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驱车行驶在即墨大地,随处可见农民在农田穿梭忙碌的身影。抗旱保苗,各种抗旱“神器”纷纷出战。
大信街道杨家村农民孙允高正在用自制的喷灌设施浇灌玉米苗。“今年旱情严重,秋粮种植前普浇一遍水,种上出苗后浇了第二遍水,今天是第三遍……当务之急必须得采取措施保苗保田。”
大信街道范西村农民在田间给玉米抗旱浇水
大信街道普东村种粮大户袁术格的650多亩玉米地用上了自走式航架喷灌机。“喷灌机臂长50米,机械臂下面悬挂着密密麻麻的喷头,不仅省水,而且喷洒效果更好,一天可以浇100多亩地。”
大信街道普东村农民利用自走式喷灌设备正在田间抗旱作业
在即墨区蓝村街道前白塔村,种粮大户姜寿纪的400亩玉米刚播种完毕,两台绞盘式喷灌机架设在地头。“比起传统的大水漫灌,绞盘式喷灌机作业效率更高,浇得也更均匀。”姜寿纪说,绞盘式喷灌机的喷头呈270度扇面喷洒,设置好程序后就不用一直在地里守着了,一天可以浇地50亩,而用水管浇地得一直守着,一天最多浇5亩地。
即墨区蓝村街道壮武村农民在浇灌花生
还有农户用上卷盘式喷灌机。接上水源,插上电源,设置好辐射直径,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喷灌,平均下来一小时可以喷灌农田1.5亩。对于底墒不错的地块,一小时浇上3亩地都没问题。普通大水漫灌,一亩地大约需要60立方米水量,而卷盘式喷灌机浇上30-40立方米就够了。
春争日,夏争时。“最近这几天持续高温,大家一定要关注播种时的墒情,一旦播后土壤墒情不足的,要及时补灌,促进出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即墨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修翠波说。
目前,即墨区61万亩玉米已播种70%。即墨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纷纷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抗旱防灾技术指导,对主要农作物提出浇水补墒等农业抗旱具体建议。专家们指导农户抢时抢墒播种,落实播后及时补浇“蒙头水”等措施,加快播种进度,确保能播尽播、种足种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张涛 文/图)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