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涉“黄”小广告背后的“大陷阱”!青岛市南警方“打、巡、防、宣”严打违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日讯  今年以来,针对街面道路、私家车、非封闭小区内涉“黄”诈骗小广告增多的现象,青岛市南警方采取“打、巡、防、宣”四同步的方式,严厉打击散发各类涉“黄”诈骗小广告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市南公安分局机动大队会同金门路派出所共查处散发涉“黄”诈骗小广告案件2起,行政拘留3人,捣毁制作窝点一个,缴获作案工具手机一部、打印机一台、涉黄小广告3100余张。

涉“黄”诈骗小广告危害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散发和传播这类广告的个人或组织可能会面临法律追究和严厉的刑事处罚。涉“黄”诈骗小广告内容露骨、低俗不堪,严重破坏城市形象,专项行动中市南分局机动大队会同各派出所针对散发、粘贴色情小广告的现象,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通过加大巡逻防控力度,对全区展开全面摸排,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对于抓获的散发、粘贴色情小广告的违法人员,依法严厉处罚。反诈、网警等部门主动出击,密切配合,深挖细查,分析研判卡片背后隐藏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涉“黄”诈骗小广告往往伴随着网络诈骗等安全问题,用户点击这些广告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等风险。此外,表面涉“黄”实则涉“诈”,是电诈分子的一种引流手段,卡片上的二维码和陌生网址都是诈骗陷阱。从警情分析来看,目前诈骗套路主要涉及两种:一是刷单诈骗。诈骗分子以“同城约会”为诱饵,吸引受害人下载APP,再以“完成刷单任务即可免费约会”或“押大小包赚不亏”等为名,实施刷单诈骗;二是裸聊敲诈。诈骗分子使用话术层层引诱,邀请视频裸聊,再以不雅视频敲诈受害人,多数受害人为了颜面选择不断转账。

市南警方提醒,要提高防范意识,发现此类信息,不要相信,更不要尝试,发现相关线索要及时报警。同时提醒相关人员认清两点:散发涉“黄”诈骗小广告的行为涉嫌妨害、破坏社会管理秩序,属于违法行为,警方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涉“黄”诈骗小广告的本质是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散发色情小广告很可能会涉嫌诈骗罪或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会面临刑事处罚。

因此,千万不要为了小利而违法犯罪,进而成为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帮凶。同时呼吁广大市民提高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清朗的社会环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梁超 通讯员 王丽梅)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