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3日讯 暑假将至,李沧区教育和体育局发布温馨提醒,维护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家长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李沧区教体局提醒,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育人观,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学业发展规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勿轻信夸大培训效果宣传,合理科学规划孩子假期生活,切实减轻孩子校外培训负担。
慎重选择培训机构。参加校外培训,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场所条件、师资条件、收费情况的基础上慎重作出选择。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看李沧区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名单,还可以通过“李沧教育”微信公众号查看李沧区2023年度第一批办学年检合格民办学校名单(点击加粗文字跳转),选择正规培训机构。不要选择资质不全、违规办学的黑机构,非法经营机构未经审批,缺乏有效监管,安全环境、教师资质等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难以有效维权。
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或教育部监管司、山东省教育厅联合监制的机构准入官方标识海报和购课标牌购课、缴费,费用转到青岛市教育局规定的银行监管账户。根据监管要求,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家长们要自觉抵制培训机构“优惠预存”“多买多送”“打折促销”的诱惑,及时索要发票或收据,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报名时,家长应与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对培训服务、培训收费、权利义务、培训退费、违约责任、争议处理,要逐项逐条审阅确认,并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以作为维权凭据。
拒绝违规培训行为。拒绝参加以托管、教育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等名义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请您根据孩子实际需求,以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出发点,合理选择、理性参加合规校外培训机构。如发现违规违法培训行为,请拨打李沧区“双减”监督举报电话87636778。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学生及家长携手共同创建校外培训“平安消费”环境。
谨防培训诈骗。近期个别地方有以“提升记忆力”“高效学习法”为噱头的公司,采取短期租房、高额收费、夸大宣传等形式开展违规培训。家长一旦缴费,有可能面临公司卷款跑路的风险。请各位家长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切勿提前缴纳培训费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杨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