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让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接地气”更“有人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3日讯 “想不到这么漂亮的墙绘里有这么多法律小知识,我们逛景点的同时还能学法。”近日,在青岛河法治文化手绘墙前,游客王女士对这一普法阵地连连称赞。

作为青岛市“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青岛河法治文化基地是市南区“法治元素满市南”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南区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升级覆盖全区的法治文化阵地矩阵,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清单管理,矩阵搭建按下“快进键”。市南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元素满市南”工程 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实施意见》,鼓励全区各普法责任单位链接社会普法公益资源,打造精品化、高质量法治文化阵地。公布市南区2024年重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项目,将19个普法责任单位参与建设的14个项目列为重点,以清单化管理建设项目、以项目化推进建设进度、以责任化落实建设工期,实现法治文化阵地重点项目建设周期的全闭环管理。目前,市南区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5个阵地项目已按期完成,新浦支路普法一条街等6个阵地正在设计建设中,市南区法治文化阵地版图进一步铺展开来。

协作配合,阵地建设唱响“合奏曲”。自“法治元素满市南”工程实施以来,市南区各单位“强强联手”,共同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街道梳理阵地选址“资源库”,并根据群众学法诉求划定普法主题,为阵地建设提供最优选择;部门聚焦自我“命题”和街道“选题”,精选普法内容,发挥职能优势,赋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学校开放功能性场地,主动链接职能部门建设主题阵地,为学生开设尊法学法“第二课堂”。区司法局、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联合打造青岛市首个法律援助主题阵地;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区工信局用墙绘宣传法治化营商环境理念……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街道与部门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强势联动。

法景相融,阵地引领法治“新地标”。将“法治景观”融入“城市景观”,是市南区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中的新探索。在口袋公园中点缀普法小品,普法内容紧贴居民日常生活,形状巧异的普法展牌让群众茶余饭后散着步就能实现“法律知识快充”。垃圾分类主题的天山花园法治文化公园,文明养犬、违建治理主题的伏龙山法治文化公园等4处依托口袋公园打造的法治文化阵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法治将为城市微景观带来更多生命力,法治文化阵地也将更具渗透力和影响力。

焕发生机,阵地运用呈现“新靓点”。法治文化阵地与“普法日历表”制度的融合,让法治文化阵地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法治文化阵地不仅是居民“自学”法律的好去处,更成为参与普法活动、享受寓教于乐的“主场”。“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八大湖街道办事处以“未成年人保护与法治教育”游园会,让来到青少年法治文化广场的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法治的魅力;“市南区税法宣传教育基地”举办系列税法普法小课堂,有效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第37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禁毒预防教育展馆讲解员结合音频资料和仿真毒品模型,让《禁毒法》更加生动……法治文化阵地和一场场精彩的普法活动相映成趣。

下一步,市南区将坚持以精品化、高质量、示范性的建设标准推进阵地建设,配套开展法治文化活动,以“动与静”的紧密融合让法律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