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富民的“灵丹妙药”,20平方公里的花乡药谷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增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6日讯 50多岁的傅月玲种了一辈子庄稼地,但是从今年起,她却换了一个新身份——鲜花产业工人。伴随身份的转换,她的收入也改变了。“我们家有十亩地,过去一直是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忙活一年也就能挣1万多元。去年起,我把土地流转出去,现在土地流转费用加上我在街道鲜花港打工的收入,一年可以挣到三四万元,总收入提高了不少。”傅月玲笑着告诉记者,她现在一天就上8小时班,比自己种十亩地要轻松不少。

在即墨区灵山街道,和傅月玲有同样变化的村民不在少数。灵山街道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市级经济薄弱镇,但在近三年内,该镇却一跃成为新型产业镇。截至2019年底,该街道投资过亿元项目从“0到10”,财政收入较2016年增长160%,实现跨越式增长,全镇5个贫困村、24个经济薄弱村、5个空壳村全部摘帽,年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村庄从2016年的2个增长为24个,带动近万名新型职业农民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超过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华盛尚品(青岛)灵山灵芝种植基地,是北方最大的活体嫁接灵芝种植基地。邢志峰 摄

实现这种转变的“绝招”是,灵山街道抓住医药健康产业、花卉产业等发展机遇,通过土地流转盘活各村庄沟塘边角地和原道路土地,引导村民通过持股分红、土地租赁、社区服务、企业务工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在街道村、就业在家门、农民变工人目标。近年来,这里相继规划建设了20平方公里的花乡药谷田园综合体、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

“我们种植基地占地1.5万亩,种有丹参、黄芩、白术、金银花等多种中药材。”青岛圣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令海是丹参基地的运营者,他说,丹参基地能带动周边村庄400多人就业,每个人年收入可达3万元。同样在灵山投资的还有青岛鲜花港的总经理王健,他告诉记者,2017年,他被灵山渐成规模的花卉、中药种植业吸引过来。到现在为止,已经在村里流转出的1500亩土地上种植了仙客来、蝴蝶兰、灵芝、水草、荷花、莲花等花卉,忙碌的季节,可同时吸引周边五六百个农民在此打工。“我们也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如利用一年的时间培养出一名可以掌握君子兰种植技术的农民,这种工人的年收入可达到四五万元。”

在街道规划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总投资40亿元的蓝谷药业一期建设项目正在抓紧进行,计划年底投产。此外,该街道还先后引进了科伦、海缘等医药企业,均涉及中药加工提取,瞄准精深加工,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延长中药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中药材”向“中医药”迈进。

药厂的建设为灵山街道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广阔空间,街道计划利用3年时间把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到3万亩,品种达20余个,让更多村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同时,分批次对当地农民进行中药种植等多方面技能培训,帮助其尽快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 萌 通讯员 张 涛)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