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桑拿天”来袭,这份防暑攻略请收好→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日讯 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又到了一年中最闷热的天气,在高温高湿的“桑拿天”,青大附院急诊科为患者送上一份防暑攻略。

人体也有像空调一样的调节温度“装置”,当体温升高时,皮肤会出汗蒸发散热,而在高温、高湿、强热辐射环境下,体内积存的热量骤升,出汗散热的功能这时就“崩溃”了,体温持续升高,导致人体重要脏器细胞被“烧坏”,而中暑则会“乘虚而入”。

医生提醒,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多汗、乏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这个时候立马补救还来得及,应该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大多可逐渐缓解。有些市民除了出现恶心呕吐外,还伴有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动作不协调等,经休息、饮水后不容易缓解,应立刻就医、及时处置,也可以恢复正常。如果人体体温调节能力出现失衡,表现为高热、昏迷,甚至抽搐、猝死,此时就到了中暑死亡高风险阶段(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此时市民不应自行处理,以免耽误救治时间,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如何预防中暑?医生建议市民在夏季最好准备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辅料中都含有酒精,服用后短时间内应避免驾驶,同时还要避免与青霉素、头孢类等药物同服,以免出现双硫仑反应,导致严重过敏现象,不宜饮酒的可以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一旦服药及补充水分后症状无缓解,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出现先兆中暑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在选择饮品时,最好选择富含电解质、含氯化钠的饮料,同时避免饮用高糖分饮料,以免丢失更多体液。切勿饮用冰镇饮品,避免发生胃痉挛。某些心脏、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饮水量多少应遵循医嘱。在高温高湿的天气里,市民最好避免在中午外出,非必要时不要在上午十点后、下午四点前在高温暴晒下长时间行走或强体力劳动。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如穿着合适衣物,戴凉帽、太阳镜,打遮阳伞,涂抹防晒品。一旦出现头晕等不适,尽快选择阴凉、通风处休息。如果室内温度超过28℃,应打开风扇或空调。老年人不要为了节约电费或者体弱多病怕受风寒,而穿长衣长裤待在家中,以免导致室内中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亚楠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