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30日讯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关情况。观海新闻记者获悉,2024年,青岛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截至8月底,已经为262.4万名参保职工报销门诊统筹医疗费16.3亿元。青岛超过半数的参保职工已享受到了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待遇。
超七成参保职工选择在基层看诊
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通过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结构调整、权益置换,青岛参保职工特别是退休人员医保门诊统筹保障能力显著提高。2024年,青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在职职工发生的符合规定的普通门诊医疗费,在基层(含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0%、70%、60%,门诊医疗费年度最高报销限额从2023年的1700元提高至6000元。
青岛医保“红利”密集释放,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就医结算人数显著增加,职工门统报销待遇明显提高。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参保职工总人数达到450.7万,而1到8月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就医结算人数为262.4万,占职工参保人数的58%,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参保职工已经享受到了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待遇。参保职工门诊统筹医疗费报销达到16.3亿元,职工普通门诊医疗费负担持续减轻。
为了更好保障退休人员门诊就医所需,本次改革向退休人员适当倾斜。今年1到8月,青岛超过77%的退休人员享受了门诊统筹报销待遇,门诊统筹医疗费报销7.39亿元,占参保职工门统医保报销总额的45.3%。
青岛从今年2月1日起全面取消普通门诊就医定点签约的规定,参保职工在所有具备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可自由选择就医。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起付线为0,报销比例比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别高出10%、20%,加之具有就近、方便的特点,从今年1到8月,参保职工在基层(含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结算人次占比分别为73.1%、4.1%、22.8%;统筹基金结算额占比分别为61%、5.2%、33.8%,职工普通门诊就医主要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这也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给参保人提供高质量便利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良性、可持续发展。
医保新政策有力支持降低生育成本
生育是家中大事,也是国之大事。2024年,青岛切实提高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和居民住院分娩医疗费补助标准,为降低生育成本提供了医保政策支持。2024年,青岛参保职工产前检查定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700元提高至1600元,参保女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生育保险统筹支付范围的分娩医疗费全部由医保报销。青岛还提高了参保职工生育并发症报销标准并扩增相关病种,试管婴儿减胎治疗被纳入了生育病种保障范围。而参保居民无论生育一孩、二孩还是三孩,住院分娩医疗补助标准统一提高至3000元。其中,一孩、二孩的医保补助标准是全省标准的两倍。
医保惠民政策减轻了参保职工、居民生育医疗费用负担。截至8月底,我市参保职工生育总人数3.84万人,医保统筹基金支出1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参保居民生育总人数4906人,医保统筹基金支出144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2%。
困难人员医疗费用个人实际负担约4%
医疗救助是重要的托底性保障制度安排,是减轻困难群众就医负担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青岛医疗救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经办流程逐步优化,城乡困难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显著降低,我市困难人员医疗费用个人实际负担率在4%左右。
2020年到2023年,青岛享受居民医保参保补助的困难人员累计达40.8万人,补助资金1.78亿元,医疗救助困难人员累计30.1万人,救助支出8.95亿元。今年截至8月底,已有8.7万困难人员享受参保补助,补助资金3840万元;医疗救助困难人员6.84万人,救助支出1.37亿元。2023年新政策实施至今,青岛已累计救助因病致贫重病患者56人,救助资金128.2万元,人均救助2.3万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