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岛 创业之城 | 城阳:做优“人财物”,迎来“合伙人”

青岛日报2020年11月24日1版

以改革创新优化政策服务,打造人财物集聚的最优生态,勇当青岛创业之城建设“急先锋”

城阳:做优“人财物” 迎来“合伙人”

创业是城阳与生俱来的天赋基因,建区二十多年的城阳,由“白手起家”到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本身便与“青春”“创业”这些词密不可分。

面对“创业之城”这篇大文章,城阳区有着自己的思考。如何更快更多更好地集聚人财物等各类创新创业的要素,面向更大的市场空间优化配置资源?城阳区以改革创新优化人才管理、产业载体、创业平台等方方面面的政策服务,打造人财物集聚的最优生态。

“我们要勇当青岛建设创业城市的‘急先锋’,努力让创业主体‘活’起来、让新兴产业‘活’起来、让创业生态‘活’起来,让北岸城区‘活’起来,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央活力区’。”城阳区委书记王波说。

让创业主体安心、安身、安业

一个地区对于创业主体的尊重,应当是“想对方之所想”“解对方之所忧”。

助力人才在城阳区创新创业,城阳区通过调研锚定创新创业主体最关切的问题,通过改革创新为其扫清发展的阻力。今年,城阳区打造了“来城阳,才飞扬”人才品牌,出台了《十二条人才支持措施》,核心便是“人才发展有舞台、人才创业有资本、人才生活有补助、人才安居有保障、人才工作有地位、人才身边有服务”六大方面举措,激发创业主体的活力,让其在城阳心无旁骛工作生活。

在位于城阳区的博士后产业园,有一家叫作盘丝科技的企业,这是由主攻物理学纳米纤维方向的研究生张斌创立的,公司生产的过滤材料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是作为创业者,买房子这种‘大事’还是挺头疼。”张斌告诉记者,是城阳区出台的“人才共有产权房”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作为第四层次人才,张斌购买14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可享受免30%首付的政策,并且8年后政府将无偿赠送共有产权。有了这个政策,张斌买了一套118平方米的房子,共有产权政策帮他解决了62万元的首付,大大减轻了他的压力,让没有后顾之忧的张斌心无旁骛地投入公司运营,“今年计划再新上一条生产线”,张斌准备大展拳脚。

共有产权房政策是城阳区为人才安居城阳“量身”打造的政策,这源于城阳区在对人才群体进行调研时,发现高层次人才选择城市工作落户时,对于住房的需求和压力较大,“买房”已成为人才选择城市和企业的关键因素。由此,城阳区出台了共有产权房政策,人才购房最高可“打七折”,力度远超深圳、杭州等城市。这个政策实施以来,对城阳区引进和培育人才提供了持续利好,目前报名人数已超过1.5万人,完成网签近8000套,有效激发了城市活力,带动了产业发展。

身份、编制……这些制约人才自主选择和流动的关键词,需要以“不破不立”的决心,为集聚人才扫清障碍。今年,城阳区在这个关键领域率先破题,创新成立人才创新发展院,通过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解决高层次人才最为关注的身份编制、职称评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发展院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符合条件的人才提出入院申请,经过评审、考察后,可使用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编制,纳入事业人员管理。这一“重磅”改革创新,为高层次人才搭建了服务保障平台,为人才落户城阳吃了“定心丸”。

以最大的诚意引“财”

在市场机制中,资本是做资源乘法、放大企业优势的大平台,是助力企业腾飞的翅膀。城阳区通过当好企业发展的“经纪人”,围绕产业链布局资本链,让资本深度嵌入产业链。

“贷款是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有风险,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城阳区财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时下,他们正在加紧制定具体政策,争取政策尽早出台并惠及中小企业。

正在制定的政策,是城阳区与人民银行共同创新推出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和“贷款担保资金池”两个试点。这两个资金池通过对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予以风险补偿,对不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予以贷款担保,解决暂时不具备抵押贷款条件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这个政策能够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增加信贷投放额度,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创投风投也是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需要争取的重要资本。吸引创投风投机构和各类基金落地城阳,对城阳当地企业发展和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提供重要支持。

城阳区以极大的诚意,让基金投资城阳安心、放心。今年,城阳区发布了《基金投资收益奖补政策》,其中规定,在中基协备案的基金,投资符合城阳区产业发展战略的项目,支持其在城阳区投资的所有项目的综合收益(8%-12%)的年化收益率;对基金的投资年化收益未达到支持收益的差额部分,由平台公司给予项目投资收益奖补,年化奖补率不超过6%,结算时累计奖补不超过30%。也就是说,基金投资城阳,按实际投在城阳的数额,最多等于支持了30%的收益。同时,对于不注册在城阳的基金投资城阳的企业,投资收益率年化达到5%,根据政策支持其可实现达到8%的年化收益率。

平台载体为“创业”赋能

时下,各类平台载体正助力城阳区集聚创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发展活力。

“让博士后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城阳区有着山东省唯一的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基地——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在这里,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创业团队可以享受三年内免收租金的办公用房及工业厂房,以及人才申报、证照代办等都有园区运营团队的精准服务。在这个基础上,城阳区继续“加码”,为高层次人才准备了“最高37.5万元安家补贴+信用贷+人才贷+共有产权住房”的重磅大礼包,以此种种助力企业加速成长。目前,园区已引进48位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和47家企业,年产值达3.5亿元,初步构建起集人才引进、资本支持、技术转化、产业加速等于一体的博士后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打通产业孵化到产业加速创业链条,产业园已成为博士后逐梦远航的肇始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朱健鹏在园区创办了青岛慕沃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更好地助力其发展,园区为他的公司提供了9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和550多平方米的中试生产车间,三年之内免除租金;朱健鹏没有专门招聘财务、法务等工作人员,而是和其他企业一起“打包”购买园区推荐的优质企业服务,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更为难得的是,园区打造的“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链内循环体系,让他在园区内便可以挖掘到合作伙伴和客户,加速了公司发展。

城阳在全市率先构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体系,全区经过认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共计37家,认定孵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这些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房租减免、代办业务、政策推介等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有13家孵化载体设立了股权孵化投资基金,基金总量达21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近70家、投资额约3400万元。如今,城阳区各类科技孵化载体已累计培育中小型企业近1200家,毕业企业172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9家,不断激发着区域内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以前我们的厂房面积2000平方米,但包括食堂等公共区域,需要我们自主管理,非常耗费心力。搬到港乐新能源产业园后,我们2000平方米的厂房全部用于生产,食堂等区域由园区提供和管理,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展生产工作。”青岛欧弗熙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港乐新能源产业园是城阳区在建的16座高层工业楼宇之一,主要从事新能源的研发及技术服务和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亩均税收超过50万元。

高层工业楼宇是城阳区构建的“都市型工业”新业态,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进了全省首家高层工业楼宇项目——联东U谷·夏庄智造园项目。通过“工厂上楼”,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另一方面则通过标准化厂房和便利的生活托管,为入驻企业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以港乐新能源产业园为例,企业入驻后,不但可以享受到园区提供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工业厂房,还能共享园区的会议室、食堂等公共空间,企业只要专注生产,其他事项都由园区解决。据悉,目前城阳全区在建高层工业楼宇项目16个,总投资99.5亿元,总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 晋)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