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市南、李沧接连发布学位紧张预警,青岛会不会出现入学难

最近,青岛3个区接连发布学位预警——

市北区:浮山后区域各中小学、青岛53中、启元学校等热点区域学校2021年入学学位紧张。

市南区:预计2021年至2023年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大量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自2021年起,实行市南区适龄儿童入学落户时间限定。2021年起,青岛莱芜一路小学和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学区适龄儿童入学限定落户时间以7月1日为节点。

李沧区:为解决个别公办小学临时性学位紧张问题,在2020年小学招生中,李沧教体局确定在金水路小学、永和路小学、沧口学校的学区内划定部分区域为分享学区。

虽然青岛没有发布整体数据,但城区学位紧张已经露出苗头。这需要引起青岛的警惕。

青岛日报在一篇《2020年市办实事教育项目提前交卷 8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部开工》的报道中亦提到,受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城镇化进程加快、外来人口流入等因素影响,适龄幼儿、青少年就学人数逐年大幅增加,在城区范围,尤其是部分热点区域,存在入学、入园压力大的情况。

1

城区这一波学位紧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放开“二胎”之后的人口激增。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之后,2014年青岛就迎来了一个生育高峰,当年出生95815个新生儿,是此前10年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

2015年中国正式宣布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据报道,当年青岛新出生人口在9万以内。2021年入学的,正是2015年出生的这一波。

2016年和2017年,青岛新出生人口依然“居高不下”。

2016年全市住院分娩(含外地来青生育)14.69万人,同比增长85%,户籍人口出生11.84万人,同比增长88%。2017年全市住院分娩(含外地来青生育)13.97万人,户籍人口出生11.57万人。

连续数年新生儿数量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在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对城市带来压力。

从上面的数据也不难看出,明年入学的2015年出生的孩子还不是最多的,2016年和2017年出生户籍人口均超过了11万,这或许意味着,学位紧张只是个开始,如果学位供应跟不上,2022年和2023年压力更大。

放眼全国,出现学位紧张的城市不在少数,几乎是清一色的热点城市。比如深圳、杭州,最近几年孩子入学难已成为让城市头疼的大问题。

但是,学位紧张要区别对待,一种是外来人口持续流入带来的,比如杭州,去年常住人口净增55.4万,如此规模的人口涌入,一旦准备不充分,出现入学难在意料之中。

另外一种是本地人口增长与外来人口涌入的混合局面,青岛城区的情况,应属这一类,不过本地人口增长是主因。

还有一种造成学位紧张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青岛的市南区最为典型,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市南学校就读,临时在市南购房。市南接连发布的学位预警,都与此密切相关。

合肥路小学今年已开始招生

2

按理说,孩子从生到入园入学,期间有3年到5年的“空窗期”。这段时间,城市可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好幼儿园、学校等建设。这是一座城市该具有的远见。

青岛这两年也做了很多规划。

2017年,青岛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17-2020年,青岛市将迎来新一轮入园高峰期。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青岛市制定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出5个具体目标,加大财政投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不少于400所。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开工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已经是第三年被列入市办实事,2020年目标是80所。

8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总投资约81.3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95.91万平方米,启用后,可提供普惠性学前学位约1.27万个、中小学学位约2.67万个。

力度不小,为何还出现类似浮山后等人口密集区域还出现学位紧张?

除了老生常谈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之外,新校建设推进不力、热点区域缺少长远规划是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学校的增扩速度没有跟上生源的增长速度,学校建设规划也不够精准。

以浮山后的备受关注的两所学校合肥路小学和浮山后一小区中学为例,合肥路小学从规划建设到今年秋季招生,历经10多年。

浮山后一小区中学,原先规划为盲校,2015年改建初中,到现在仍未竣工。最新消息显示,计划年底前主体封顶,2021年上半年建成交付。即使按时交付,也起码经过了6年。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路小学属于崂山区,浮山后市北区域近年来除了改扩建,没有新增一所中小学。作为青岛人口最为密集的居住区之一,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

市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紧迫性,目前规划交付和开建了一批学校,包括市北中学、浮山后一小区配套中学、浮山后三小区配套中学、绍兴路学校、同安二路小学、双山小学、劲松三路小学、同德路小学、大沙路小学等,主要集中在浮山后片区和孤山片区。

虽然有点“亡羊补牢”的意味,但毕竟有了切实的行动。

3

学位紧张,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非户籍人员子女。因为,根据青岛相关政策,首先要保证“双证”户籍人口子女入学,这也是各地的通常做法,无可厚非。

但是,对于正在想法设法吸引人才的青岛来说,学位紧张是必须要尽快弥补的短板。学位紧张的区域,往往是人才愿意去的地方,也是充满活力的体现。

24日,据青岛日报报道,“企业家吐槽青岛”活动中,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建波吐槽说,国内其他地方人才招引过来后,想把子女送去高新区的青岛中学上学,但学校是积分制,还必须要有房子,孩子上学受到影响。对企业高层次人才,应该在子女教育和落户上有所突破,如果解决不了类似问题,特别是孩子上学,人才是不愿意来的。

高新区有其特殊性,实施的积分上学不具有代表意义。但从侧面说明,人才对教育资源的看重程度。

破解城区学位紧张无非有两个路径:一是教育资源均衡,一是多建学校。

教育资源均衡方面,青岛正在推进集团化办学。10月底、11月初,青岛市分别揭牌成立了义务教育学段的青岛市小学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青岛市初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青岛市九年制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集团化办学的目的在于“名校办分校、强校带弱校”,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如此以来,适龄儿童就不用往主城区挤,缓解主城区压力。

多建学校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尤其是热点区域,绝不能再出现规划10年难交付的情况。孩子等不起,城市等不起。

基础设施是一座城市竞争力的“底色”,吃过亏的青岛,更应该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