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次线下“央企青岛行”聚焦这个区域,源自市委书记的“磁悬浮之问”​

央企再次走进青岛,这一次,焦点是轨道交通。

11月24日上午,2020央企青岛行——走进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活动在青岛举办。此次“央企青岛行”活动,是自2019年春、夏、秋、冬“四季行”以来的第六次活动。

这是今年疫情爆发以来,青岛首次邀请央企来青举办的专题线下招商活动,也是“央企青岛行”首次与产业功能区直接对接。而选择在功能区改革一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也体现了青岛决策层的周密思虑与“有心”安排。

活动期间,央地合作再结硕果,22个央地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达到292亿元,涵盖新材料、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产业逻辑,本次项目招引有的放矢,延链、补链、强链目的明确,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布局,同时带动了全市产业链的延展。

活动当天,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曝光的一份资料,引发与会者关注。这份资料是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2019年、2020年对轨道交通产业所做的历次批示。仅今年以来,批示就多达5次,字里行间,青岛的危机感、紧迫感表露无遗。

活动中,与会专家深入解读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再一次提振了青岛的信心——

未来,在技术研发逻辑由“科研导向”转向“国家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趋势下,轨道交通产业将迎来新的时代,而人才、机制、生态等方面的差距,将成为各地产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惊喜地看到,在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围绕国创中心的轨道交通创新生态已经形成。”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作出如上表示。

面对未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已经找到方向,驶上“轨道”。

1、这里本身就是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受疫情影响,这是今年青岛首次邀请央企来青举办的专题线下招商活动。

细数“央企青岛行”活动开展以来的历次活动,不难发现,央企越走越细、越走越深入:在2019年,央企“行走”的主要对象是各个区市;2020年6月,“央企青岛行”今年首场招商活动采取线上的方式走进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11月24日,“央企青岛行”则将目光聚焦一个具体的产业功能区。

央企与青岛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与青岛产业、企业的互动更加深入。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本身就是央地合作的成功典范。

示范区的血管里就流淌着央企的血液。1986年,四方机车厂迁建棘洪滩,标志着央企正式入驻,为示范区的孕育埋下了第一粒种子;2013年,省级开发区城阳工业园易址棘洪滩,实现了功能区与轨道交通产业的第一次耦合,两者结合后,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了管委会,为城阳区政府派出机构;5年后,在省、市支持下,进而成立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升格为正局级的市政府派出机构。

一路走来,以中车为主的央企赋能,铸就了园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如今,这里有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四方庞巴迪等3家头部企业和200余家轨道交通重点配套企业,生产的动车累计约占全国运营动车组的60%、生产的地铁约占全国的25%,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中国唯一集高铁地铁整车生产、核心系统研发制造、国家创新平台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而选择在功能区改革一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则体现了青岛的周密思虑与“有心”安排。

2019年10月底,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进入省、市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首批四个试点先行单位行列。体制机制、建设和运营模式、人才体系等全面改革,示范区“一身轻松”、产业新动能汹涌迸发:如果以去年10月示范区开始改革作为时间起点,一年来,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93亿元,同比增长90.76%;累计引进投资过亿的大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337亿元,同比增长31.6%。

改革后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擎起青岛产业发展的大旗,需要在青岛所承担的国家战略重任中、在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都需要依托更多、更高层次的招商项目来实现。

2、产业逻辑清晰,项目招引有的放矢

此次青岛之行,央地合作再结硕果。22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达到292亿元,涵盖新材料、总部经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环保科技等多个领域。

产业逻辑清晰,项目招引有的放矢。本次“央企青岛行”活动,展现出以产业、产业功能区为主体的招商模式的优势。

一直以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够高端、配套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的短板,例如牵引、制动、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大都在外地生产。此次签约项目,延链、补链、强链目的明确,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集团总部、新能源等方面进行布局,同时带动了全市产业链的延展。

其中,中车工业研究院与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签约共建中车集团唯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核心技术平台,围绕复合材料设计、工艺、检验、连接、修复、回收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应用展开合作;中铁十四局集团与城阳区签约设立区域总部,引入集团总部资源,加快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国十七冶集团同青岛国际院士港、南京开沃重工围绕氢能源汽车生产线扩建开展深度合作,提升青岛氢能源汽车产能;中建材集团旗下中新房太通实业有限公司将引入专业团队,在平度市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汽车造型设计和风洞检测中心;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西海岸新区展开合作,引入环保装备智造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检测机构,打造集科研、技术、人才、资金为一体的环保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的“航母级”机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展示出打造创新集聚高地的核心引擎作用。

面向前瞻性技术和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在活动现场国创中心分别与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吉吟东、中车研究院祝弘滨、中车戚墅堰所胡小山、航材国创高铁材料研究院丁小明等5位总设计师签约,正式启动了“自主式交通复杂系统体系架构研究”“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等5个轨道交通领域协同创新项目。

同时,国创中心还与中车四方所、大连所、戚墅堰所等3个轨道交通装备系统供应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展联合技术创新,共同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

3、市委书记“磁悬浮之问”

活动当天,示范区管委曝光的一份资料显示,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2019年、2020年对轨道交通产业所做的历次批示,其中,仅今年批示就多达5次。

今年4月20日的一次批示是这样的:“青岛以及半岛五市如何面对磁悬浮产业?当下,我们如何选择?在当下,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新老基建投资的背景下,半岛甚至再大一点范围,从城市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空间布局一体化的角度面向未来,有没有推进的空间?我们应如何选择?”

4个问号,彰显出的是一个城市主政者对一个未来产业的前瞻和思考,以及强烈的危机感。

看见未来,才能走向未来。今年10月30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磅发布。其中提到,在基础设施方面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产业发展协同上,全国轨道交通装备重镇株洲被予以重任——重点依托中车株机、中车株所等龙头企业,发挥研发制造和市场优势,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世界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实现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元,株洲·中国动力谷“3+5+2”产业规模达到9000亿元以上,努力把株洲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中国动力谷。

也就是说,到2025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目标是突破“万亿级”。相比之下,2019年,青岛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约为1000亿元,今年预计有望达到1200亿元;目前,青岛确立的目标是力争用15年的时间,构建汇聚全球高速列车技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等创新要素协同联动的全新生态,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

虽然数字之间的巨大差距有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但这也给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了个醒”:在强链的同时,补链、延链也不能放松,“乔木”参天、“灌木”茁壮成长、“小草”葱郁,才是良性生态。现在,央企及有关机构入驻示范区,就是产业层面的“乔木”,如何利用好、发展好“乔木”,围绕“乔木”吸引和培育“灌木”“小草”,不仅是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也是青岛面临的时代命题。

从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直都是引领性的核心力量。《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也是青岛一张含金量十足的新名片。活动中,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贾利民、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工艺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张海鸥,对创新型国家建设、铁路科技发展态势与创新方向以及金属3D打印的世界技术发展趋势做了深入解读。颠覆性技术、“未来产业”、技术反制、企业技术创新,成为各位专家演讲中的高频词汇。

04、打造生态,超越“战兴”,谋划“未来”

“我们惊喜地看到,在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围绕国创中心的轨道交通创新生态已经形成。”贾利民说道。与会专家表示,铁路技术是材料、信息、能源等技术的集大成者,未来,在技术研发逻辑由“科研导向”转向“国家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趋势下,轨道交通产业将迎来新的时代,而人才、机制、生态等方面的差距,将成为各地产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市委书记发出“磁悬浮之问”5个月后,青岛提出了建设创业城市,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4+1”发展生态。充分尊重企业、人才和每一位创业者的主体地位,成全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创意创新创造,对标深圳上海,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当然,这早已成为两年来青岛上上下下的普遍遵循。

现在,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未来,在新的国家战略之下,对于最具有前瞻性技术优势的轨道交通产业,青岛看得很准,“抢筹”意识很果断:高速磁浮、碳纤维复合新材料等诸多前沿技术的落地,中车智汇港建设拉开序幕,围绕氢能源利用打造“东方氢岛”的总体发展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一个国创中心,打开了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的思路。转变打法,依托体制机制创新、“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多样化建设和运营模式,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型企业迎来“爆发”,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高端人才涌入。

短短两年时间,在国创中心带动下,示范区已经建成高速磁悬浮试制中心、高速磁浮试验中心、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数据中心等创新平台,双创基地年内建成,材料研究院、装备智能化研究院开工建设;组建了由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院士、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董平沙教授等国内外21名顶尖专家合作加入的高端智库,中车工业研究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10余所知名高端科研机构相继入驻,并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等多所大学、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集聚各类高端人才230多人;航材国创(青岛)高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哈焊国创(青岛)焊接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智能轨道交通装备公司、上海轨道交通检测技术中心等一批企业“新面孔”惊喜涌现。

尤为可喜的是,资本将为示范区创新注入源源动力。中国中车与国创中心共同发起设立中车(青岛)科技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助力国创中心的技术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服务。中车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共有6家合伙人,认缴出资额合计人民币5亿元。

今天,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发布了招商引资需求,涵盖技术跨界融合、建设高端教育培训机构、面向全球选聘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集聚、共建重大基础研究试验平台、打造国家级双创平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等七大方面……具体而微的产业规划让人感动。

超越“战兴”,谋划“未来”。面对未来,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已经找到方向,踏上“轨道”。

作者 | 疾风   策划 | 沈默   编辑 | 流水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