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3日讯 10月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当下,即墨区农民抢抓农时,在做好农业防冻防寒措施的同时,搞好田间种植、收获的管理,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快尝尝俺的秋月梨,甘甜!”10月22日,在即墨区大信街道葛埠村村民潘秀芳的果园里,她拿着硕大的一个秋月梨热情地让游客品尝。她家种植的18亩秋月梨获得丰收,从8月底就开始迎来采摘季,已持续两个月。
“这片梨树种植有6个年头了。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翻倍。”潘秀芳笑呵呵地说。走进果园,一个个硕大的秋月梨挂满枝头,格外诱人。潘秀芳的果园地势高便于排水,光照充足,加之施以有机肥,今年的梨园亩产超过了万斤。据悉,大信街道的各类果园种植面积已接近1100亩,各类水果总产量约1600余吨,水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大信街道普东村,早期播种的冬小麦已经出苗。一株株小小的麦叶上,挂满了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农民们正在地里忙着整理麦垄、锄草和浇水等管护工作,为明年小麦丰收打基础。“我们1000亩小麦于10月10日左右完成秋播工作,目前均已出苗,出苗率达到95%以上,长势良好。”恒坤家庭农场场主袁术格说。
今年冬小麦播种期内,即墨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精准施肥,科学秋种,62万亩冬小麦全部吃上定制“营养餐”。秋种前,即墨区农业部门专门对全区116个有代表性的农田地块进行了土壤采集,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相关农户,指导农户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的“作物养分专家”小程序,给农田开出营养“处方”,让农户可以能够精准施肥、科学种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张涛 文/图)
责任编辑: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