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火灾皆因它起,你认识这个看不见的“凶手”吗?来看这些案例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26日讯 冬天到了你被静电困扰过吗?早上梳头时,会越梳越乱,甚至立起来;脱衣服时,常会噼啪作响,还伴有蓝光;摸门把手、拉铝合金窗户,甚至开水龙头时,手都会感到电击似的刺痛。静电的威力可不容小觑,它甚至可能引起神秘的火灾和爆炸,成为人们看不见的火灾“凶手”。今日,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四起静电引发的事故。

四起事故皆由静电起

案例一:

一加气站员工在引导车辆有序排队时,发现一辆白色厢式货车后车厢不断有液体渗漏到地面,并有白色气体从车厢中向四周扩散。发现这一异常后,加气站员工立即通知厢式货车驾驶员,驾驶员在将车窗摇下的一瞬间,车辆瞬间轰燃,火焰顺势向四周扩散,将加气员以及周围车辆瞬间吞噬。后经加气站员工沉着冷静的处置,火势得到控制。据分析,此次轰燃是由静电引发。

案例二:

某轮胎汽修店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通报称,该起事故原因为经营部员工李某、陈某(死者)维修汽车过程中,将拆卸油箱内的汽油倒入塑料桶,移动塑料桶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汽油蒸气爆炸并蔓延成灾。

案例三:

某制药有限公司提取车间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740.8万元(不含事故罚款)。该事故是由于静电荷积聚放电,引燃了提取罐周围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气体,发生爆炸。

案例四:

一名女子在加油站自助加油时,将油枪插入车辆油箱口后,整理了几下衣服下摆。可当她再次靠近油箱口时,加油枪瞬间喷出大火。

静电危害不容小觑

1、爆炸和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的危害。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低的物体互相接近时,如果电位差达到300 V以上,就会出现火花放电。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若已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2、静电电击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其危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直接伤害、二次伤害、精神紧张。人体遭受电击时,会精神紧张,发生误操作、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

3、静电生产环境等的危害

静电可以使生产中的粉体沉积,堵塞管道、筛孔等,造成输送不畅引起系统憋压,超压能导致设备破裂。贮运塑料等产品过程中,静电放电会导致产品熔融、粘结、变色甚至分解变质、报废等。静电放电能量可能导致计算机、生产控制仪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硅元件损坏,引起误操作而酿成事故。

防静电这样做

静电的聚积悄无声息,但它一但被触发产生放电,所产生的危害却不容小觑。因此,防静电很重要。

据悉,生产、使用、储存、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产生可燃性粉尘的生产装置、干式捕集法装置以及装卸此类物料的场所;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槽车和船的装卸场所;静电电击能产生危害的场所都要严格控制静电的产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静电?

1、勤洗手勤洗脸。看完电视、电脑之后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在水中释放掉;

2、秋冬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服,可选择全棉类的衣物。梳头发前,梳子沾水可防止头发静电,或者换用木梳、牛角梳梳头;

3、触摸墙壁可以除静电。要触碰别人或者金属导体时,可先触摸一下墙壁,或者手拿金属钥匙碰一下把手,然后再用手碰,就不会被电了;

4、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据测试,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5%时一般不会产生静电,低于40%~50%时则静电不易逸散,容易形成高电位。因此,室内要勤拖地、勤洒水,或用加湿器加湿。

——加油过程中如何防静电?

1、加油时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器设备,也不要有拍打衣物、用化纤梳子梳头等这些易产生静电的不安全行为;

2、加油前先放电。加油站内的自助加油机本身有释放静电的设计,加油时先触碰一下加油机机身,可放掉身上的静电;

3、加油过程中不要回到车内,防止静电再次上身;

4、注意运用好加油枪。加油前可将加油枪在油箱口轻碰一下消除静电,加油时将油枪尽量深入油箱口,可减少汽油蒸汽的挥发,相当于从源头上减少了起火介质。万一碰到油枪口冒火,千万不要惊慌,应马上停止加油作业,然后将加油枪口远离油源,迅速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车主应如何防静电?

1、保持皮肤湿润。多喝水、多擦涂润肤霜,增加皮肤表层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开车前用小金属物品如钥匙先接触车门等位置,以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2、提高车内空气湿度。可以铺一块湿毛巾在仪表台上,通过毛巾水分蒸发提高车内的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有条件的可在车内加装车载加湿器,行车时也尽量少开内循环空调;

3、使用静电释放装置,市面上常见的有静电放电器、静电释放棒、静电带、静电贴、除静电钥匙扣等;

4、使用防静电养护产品,可在车内车毯、仪表盘等区域使用静电防止剂,使用时可直接喷洒在易导电部位,然后用干布擦拭。另外,选用防静电车蜡也是不错的选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于滈)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