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的“隐形翅膀”
“两个70%”,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一组衡量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其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其二则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
2023年,青岛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999.2亿元,增长6.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3.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996.1亿元,增长7.7%,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0.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生产性服务业对青岛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但从整体规模来看,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作为中间投入品,尽管生产性服务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产品的转化,但却是生产制造须臾不可或缺的产业活动。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语境中来谈论生产性服务业,一个越来越被认可的观点就是:没有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就没有强大的先进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正逐步从工业化初期的“需求依附”“相互支撑”,上升到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引领”阶段。
对于一座在产业发展上有着更高追求的城市来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在为先进制造装上“隐形翅膀”,让城市向着更高的发展能级腾飞。
跳出服务业发展服务业
要理解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不妨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出发来看生产性服务业。
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渗透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生产性服务业,恰恰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重要推手。
生产性服务业涵盖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领域,创新要素富集。通过与制造环节的融合渗透,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在要素资源的重组配置中推动原有的价值链环节发生重组,继而形成新的增值能力更强的价值链,发挥综合优势,成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源。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的集中枢纽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趋势的当下,越来越多城市意识到,要想真正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就要跳出服务业发展服务业,以产业体系的思维系统性地部署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更强大的要素资源配置能力摆脱制造业“低端锁定”。
“工业第一市”苏州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深化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今年1月3日,在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新年第一会”上,苏州发布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12项政策,推出“311”服务业体系,瞄准要素支撑服务、质效提升服务、商务专业服务等三大重点方向,着力突出生产性服务业的11个细分领域和方向。
坚定“守住制造业25%底线”的上海,对内涵式、高质量、高价值的产业有着更高的要求。今年7月,《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出台,明确“工业服务业”的概念,对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突出强调,要求推动服务型制造深入发展、全方位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加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上海制造”新型服务生态平台。
把目标锁定“建设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重庆推出《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了与其“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适配度更高的18个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体系由“制造”向“创造”跃升,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很显然,跳出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合为一盘棋”,已经成为有着更高产业梦想的城市的共同选择。
深谙这一发展规律的青岛,也将生产性服务业摆在了产业布局的重要位置。今年2月20日,青岛龙年的“新春第一会”就聚焦服务业发展,发布了全市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及《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这一以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为目标的新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是主力军。
锚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青岛正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聚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9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以“融合”进阶
溯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许多生产性服务环节最初是置于制造业内部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业得以剥离成为独立的产业。
如今,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已被认为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的重要路径。
如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究其根本,生产性服务业脱胎于产业发展,天然糅合着产业蝶变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循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布局,就可以找到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进化的方向,带动制造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向价值链高端进化。
这种需求导向,正推动着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深融合。通过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两业融合”有了多种“表达形式”,比如将数智化融入制造业全流程、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嵌入式”融合;创新发展服务业态、让制造企业实现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转变的“强链式”融合;拓展价值链两端、实现制造与应用双促进的“延伸式”融合。
在青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以满足或挖掘客户需求为突破口,拓展服务半径、创新服务模式。海尔集团中央空调工厂通过柔性化定制优化流程和丰富服务场景,发展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后期运维三位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由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特锐德全力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新能源微网业务,将数据、算法应用于运营、智能充电调度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亿辆电动汽车储能网。
前瞻布局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也在服务制造业的新模式探索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脱胎于家电制造业龙头海尔,日日顺供应链早期的标志性业务是以家电为代表的大件物流。如今,在特锐德青岛西海岸基地,日日顺供应链打造了国内新能源电力行业的首个智能立体仓,这里的24万多种物料都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有序穿梭在7米高立体库中间的堆垛机、输送机、升降式货叉、AGV等数字化设备,可以将4层货架上的物料按需输送到生产线上。这是日日顺供应链为十余个行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一个应用场景。在服务对象向家居、出行产品等更多行业制造业企业集聚的过程中,日日顺供应链敏锐地感知到大件物流领域对高效供应链管理的迫切需求,不断精进数字化供应链科技的探索,在推动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转型。
日日顺供应链为特锐德搭建的智能立体仓。
作为国家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城市,青岛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出台了“真金白银”的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汽车、家电、装备、生物医药等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支持信息、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服务业发展“服务衍生制造”,着力放大“青岛制造+青岛服务”耦合效应,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截至目前,青岛共培育四批41个市级两业融合试点,先后推动2个区域、5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10个单位纳入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构建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试点培育体系。
这种融合,推动更多的创新要素向着制造业升级的方向集聚,要素的配置方式更加多元,推动城市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
从“制造”到“智造”
青岛制造业门类齐全,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场景,无论是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还是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向延伸,都有广阔空间。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进程,推动城市从“制造”到“智造”深度转型。
业内专家表示,数字技术在产业层面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克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不足的问题。抓住数字化这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可以引导制造业企业稳步提升数字化技术水平,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制造业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打造高效协同、弹性安全、绿色可持续的智慧供应链网络,完善共享制造发展生态。
凭借敏锐嗅觉,青岛紧跟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向,从超前布局工业互联网到抢先布局大模型,再到加速部署算力基础设施,推动城市从“制造业大市”向“智造强市”加速迈进。截至目前,青岛培育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0余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达到21个,数量居同类城市首位;10余个行业大模型已投入商业化应用,加快构建一体化算力体系,全市算力总规模超过2300P。
从青岛的实践来看,以数字化为引领的“两业融合”为制造业释放了产业转型新空间,也形成了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集聚。
根据青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的实施方案,加快载体建设、推动产业集聚,正是青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路径。到2025年,青岛将争取打造10个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带动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特色楼宇达到100座,全市规上(限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超过7500家,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
今年,青岛新培育15家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50家服务业创新型示范企业,前三季度,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667.8亿元,同比增长5.8%,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72.7%。
在前瞻满足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中布局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青岛将在“服务+制造”的协同布局中,持续塑造“智造”新优势,获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城市竞争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青岛日报2024年11月29日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