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1月24日讯 今天下午,即墨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杰做客民生在线,对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作出解答。
主持人:过去一年即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少新的成绩,能不能简单给大家盘点一下?
孙杰:刚刚过去的2024年,应该说是极具挑战、很不平凡的一年,困难多于预想,多重压力叠加,但通过全区上下脚踏实地的努力,总体结果好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中,即墨区较上年再进一位、排到了第13位。回顾这一年的发展,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感受:
一是“进”的态势更加巩固。我们扛牢经济大区挑大梁责任,千方百计深挖内需潜力、拓展外需市场,预计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投资、消费等指标也都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持续加大“走上去争取、走出去招引、走进去服务”力度,新引进重点项目180个、计划总投资766.3亿元,182个省市区重点项目预计纳统投资39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发行专项债93.5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国债等政策资金9.85亿元,总量居全市首位。
二是“新”的动能更加壮大。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突破汽车和新能源两大龙头产业,培育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提升纺织服装等三大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涌现。其中,汽车产业,整车产量突破了45万辆,占全市六成、全省四分之一,新能源车型达到10万辆、占比超过20%,今年争取达到15万辆。特别是奇瑞,去年集中上市量产了3款新车型,产量从前年的4万辆增加到16.2万辆、产值突破187亿元,奇瑞零部件产业园入驻核心配套企业16家,本地配套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年产10万辆的解放微卡项目落地建设,燃油与新能源车型将共线生产。新能源产业,这也是近几年要重点攻坚的一大龙头产业。我们主动融入省丁字湾新型能源创新区大战略,布局女岛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力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光氢储等细分赛道,加快“港能产城”一体化发展,聚力打造新的千亿级支柱产业。目前,该产业的布局发展已上升为市级战略,我们也储备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其中,总投资102亿元的中电建海上光伏获国家批复,海上安装作业全面启动,一期计划今年建成并网;东方电气海上风电北方总部产业项目1月6日正式签约,将落户主机、发电机、叶片等核心配套,预计年产值近100亿元;华能、华电等百亿级风电项目也计划年内开工。
三是“优”的保障更加充分。坚持聚焦需求、提升服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办实,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围绕改善出行条件,实施了营流路南通、鳌东路大修等30多条道路工程,地铁7号线二期、15号线一期已有8座车站主体完工,今年计划12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力争双线全线贯通。围绕提升居住环境,累计实施了89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群众4.4万户,全面完成三年攻坚任务;社区改造安置区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去年孙家官庄和磨市村顺利完成回迁,今年将推动中心城区东部片区、东温泉、南黄埠、东元庄回迁安置。围绕强化公共服务,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聚焦教育、医疗、养老、帮困、助残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领域,持续用情用力,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
四是“稳”的底线更加牢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守牢信访稳定、生态环保等“一排底线”,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人数实现双下降,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群众关注的保交楼保交房工作,我们实行区级顶格调度,24个保交楼保交房项目累计交付9000余套,今年将继续推动11个项目尽快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