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之名医”,拓展医疗新版图,青岛市立医院打造超显微医学高地

引进“国之名医”,拓展医疗新版图

青岛市市立医院成立创伤骨科和手足显微外科,打造超显微医学高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今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成立创伤骨科和手足显微外科,引进曾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的国内知名手外科专家侯书健,任创伤骨科兼手足显微外科主任,打造“超显微”医学新高地。“显微外科的天花板不止于复杂断肢(指)再植,随着手术理念和技术的精进,超显微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术学科的各专业领域,创造更多的微创‘奇迹’。”近日,侯书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显微手术同样强调“对因治疗”

提起手足显微外科,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透过高倍显微镜,医生灵巧地用肉眼几乎无法看见的“针线”缝合着细如发丝的血管和神经,患者断离的手指被重新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患者手指功能最大程度得以保留。这样的病例对从事创伤骨科、手足显微外科工作近40年,长期站在手足显微外科手术及临床一线的侯书健来说,只是日常工作。

近日,侯书健接诊了一名患手部疾患的59岁女患者。从4年前开始,该患者因右腕关节畸形导致活动受限,但她选择强自忍受,没有及时就医解决。近两个月,她的右手小指和环指接连无法伸直,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经过前期检查和详细的问诊,侯书健发现,患者的右手小指和环指伸肌腱已断裂,隐藏在背后的“罪魁祸首”是她右手腕背部增生的骨刺。“如果只是简单地缝合肌腱,患者的小指和环指虽然能够恢复功能,但不久后肯定还会再次被骨刺磨断。”侯书健带领手术团队为患者“对因”治疗,切除并打磨其增生的骨刺,通过精细手术,将患者小指和环指的伸肌腱远端编入中指肌腱,完美修复了小指和环指的伸指功能,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侯书健手术后总结,相比复杂的断肢、断指再植或再造,这台手术的难度谈不上特别大,却考验着手术团队的整体观念。“手足显微外科医生不是‘手术匠’,不止要有镜下雕花的精细手艺,更要有纵览全局的整体观念和抽丝剥茧探寻病因的理念,只有找准病根,才能为患者彻底解决问题。”侯书健对手术团队成员们强调。

移植“活”肌肉解决创面愈合难

青岛市市立医院创伤骨科和手足显微外科创立伊始,侯书健的目标不止于重复自己以往的技术水平,而是发挥超显微技术下血管吻合和神经吻合的核心优势,不断拓展专业边界,让超显微、超精细的外科技术服务于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

难愈性创面是让很多科室医生头痛的治疗难题。患者可能因烧伤、车祸、撕脱伤、贯穿伤、血管源性疾病及长期卧床等,出现严重、深部创伤,往往累及皮肤及皮下大块组织、血管和神经。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患者常有大块组织缺损、功能障碍、畸形甚至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很多科室来说,传统的手术方法是清创、植皮,不仅疗效长,而且感染率高。手足显微外科应用高倍显微镜,可以开展高难度精准修复和皮(肌)瓣游离移植技术,为损毁难愈性创面修复开辟新路径。

侯书健(左一)带领团队为患者手术。 黄飞 摄

侯书健此前曾接诊过一名眼眶处手术后感染的患者,他的口腔颌面部肌肉和皮肤严重溃烂、坏死,导致鼻腔暴露在外,面部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缺损,不仅严重影响外貌,一旦感染加剧,患者还会有生命危险。普通的清创和植皮已经无法治疗这一病例。侯书健应用超显微技术,从患者腹部游离了一块形状大小都合适的带皮“活”肌肉,经过精心修整后,完美移植到患者面部缺损处。因为填充物取自患者自身,所以并不存在排异,移植成功的“活”肌肉还会不断延伸,直至将每一处腔隙完全填满。

不仅如此,侯书健还曾带领团队进行游离皮(肌)瓣移植,为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植入颅内填充物;为刚刚出生3个月的产瘫婴儿主刀,在最短时间内精准缝合婴儿被撕裂的臂丛神经组织。侯书健表示,相信随着超显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手足显微外科手术团队可以在更多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移花接木”同时“内外兼修”

“以往手足显微外科接诊的病例,主要是因为工伤或交通事故等导致指(肢)端、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但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和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的加强,断肢断指患者数量逐年减少,但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侯书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断肢断指重建手术过于强调功能的恢复,往往忽视了外形的美观,给很多患者留下了终生遗憾。

侯书健认为,优秀的手足显微外科医生也应该是优秀的整形医生,这里所说的整形指的并不是医学美容,而是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在修复患处功能的同时,尽可能恢复其正常形态。以手足显微外科常见的拇指再造手术为例,当患者因意外导致手指缺损并严重影响生活时,医生往往会“移花接木”,用患者的脚趾为其再造一根手指。以往,医生手术的着眼点在于血管、神经、肌腱的精细吻合,从而修复患者的手指功能和感觉。但现在侯书健强调,重建手术要“内外兼修”,只有外形美观的再造手指,才会让患者毫无顾忌地正常应用。他带领团队游离患者的脚趾后,会根据手指缺损处的具体形态,切除脚趾上多余的骨头和其他组织,让精准“组装”起来的新手指看起来自然协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视频)

青岛日报2025年2月25日7版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