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8日讯 28日上午,在青岛某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历经4个多小时的采集,来自莱西市的小林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这份带有温度的“生命的火种”,将有机会挽救一位未曾谋面的小朋友的生命,小林成为青岛市第222例、莱西市第24例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莱西首位大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林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实习阶段。说起与捐献结缘,还要从2023年学校组织的一次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说起。小林说:“那时的我对造血干细胞知识了解甚少,好奇心驱使我走上前去咨询。经过医生耐心细致地讲解,我才知道,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配型相合是极其难得的,在治疗一些血液危急病症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留下造血干细胞血样,就有机会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小林没有丝毫犹豫,当场留下了8毫升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期待着能有机会帮助他人。
2024年9月的一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初配成功电话让小林的心激动起来,终于要圆梦了。当了解到配型成功的患者是一个小朋友,正承受着病痛折磨,急需帮助的时候,小林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说道“我愿意!”
“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但起初他们有些担心,害怕我被骗或者捐献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小林说,他独自在外学习,所以能够理解父母的担心,于是他做起了父母的思想工作,说这是一次挽救生命的宝贵机会,并讲清楚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不是传统观念中“采集骨髓”,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无损志愿捐献者健康。家人在了解情况后,也被这份生命的牵挂所打动,最终支持他去完成这次意义非凡的捐献。
捐献完成后,周围的医护人员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纷纷向小林表示敬意,而他只是淡淡地说:“现在,我只期待我的干细胞能在那个陌生的小身体里生根发芽,为她带去生的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欢快地奔跑在美丽的校园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青岛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留样入库活动常年举办,期盼更多心怀大爱、身体健康、年龄18至45周岁的爱心市民到献血屋,填写入库表格,并留存8-10毫升血样,一旦检测合格,就能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给更多患者和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共同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