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6日讯 今年11月即将退休的战英,迎来了岗位上最后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32年时光流转,她见证了公交行业的变迁,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热爱与责任。经历了从乘务员到驾驶员的角色转变,也曾“一人一车一线”坚守8年,她的故事,是公交发展的缩影,也是城市变迁的见证。
战英工作照
1990年,结束了七年运动员生涯
战英,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第五分公司29路线驾驶员。曾是武术国家二级运动员,1993年从上海返青,走进公交车厢,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现年50岁的她,留着一头短发,干净利落、身形挺拔,很难想象,她是出生时只有3斤多重的早产儿。“年轻时是运动员,体格练得比较结实。”
线路熟客给战英送花
战英曾是武术国家二级运动员。小学六年级时,因为早产体质较弱,父亲将她送到少年体校学习武术。6年后,凭借天赋和努力,战英被上海体育学院录取。正当战英对未来的运动员生涯充满期待时,命运的齿轮转向了另一个方向。1990年,因父亲突遭车祸,战英不得不从上海体育学院返回青岛,结束了自己7年的运动员生涯。
战英代表青岛市参加山东省武术比赛(三排左二)
回到青岛后,战英面临人生的选择。起初,她报名了沙子口高尔夫球场,想当一名球童,但因家中长辈不同意而放弃。后来,经朋友推荐,她报名了青岛公交乘务员岗位,同时也报考了青岛市地税局内勤岗位。最终,战英被两家单位同时录取,考虑再三,她选择了加入公交大家庭。谈及缘由,战英告诉观海新闻记者:“我当时想,每天在车厢里跟乘客接触,应该会很有意思。”
从乘务员到驾驶员,十年磨一剑
战英的公交生涯,始于1993年。当时,她还是一名年轻的乘务员,在109路线上为乘客服务。回想起刚入职的日子,战英笑着说:“那时候的公交车还是‘大通道’,乘客多,乘务员的工作也很繁重。”
乘务员的工作不仅是售票,还要维持车厢秩序、解答乘客问题,帮助老人和小孩上下车。正是这段经历,让战英深刻体会到了公交服务的意义。
战英打扫车厢卫生
乘务员的票包,战英背了10年。在她眼里,车厢虽小,要求却高,她向乘客和车辆倾注了全部热情。10年间,她耐心细致的服务为沿途乘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英进行班前准备
2004年9月,战英如愿拿到了大型客车驾驶证,转岗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顺利通过实习期后,2006年起,战英开始在115路线、116路线等线路运行。2011年,战英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了她在29路线上“一人一车一线”的故事。
“一人一车一线”,见证老工业区蜕变
29路线于1981年6月开线,当时配备了5部“大通道”公交车,从沧口公园发往宋戈庄,虽然单程只有7.15公里,却汇集了老沧口工业区的皮革厂、水泥厂、钢丝绳厂、碱厂、油漆厂、红星化工厂、钢厂、石油化工厂、耐火材料厂等十几座大型工厂。八十年代,是老沧口工业最红火的时期,每当上下班高峰期,车站遍布着密密麻麻等公交车的工人,每辆公交车都挤得满满当当,29路线5辆车10名驾驶员每天连轴转,当时是分公司效益最好的一条公交线。
然而,21世纪初,随着周边一些大型企业改制搬迁,老沧口工业区迅速退化,昔日的辉煌成为历史。29路公交车一改往日的热闹景象,变得冷清了许多。紧接着,29路线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为一部车一名驾驶员定点运行。
2011年,29路驾驶员刘秀英退休,经过分公司的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由身体素质过硬,驾驶经验、车厢服务经验都很丰富的战英接过这份“担子”。由此,战英便开始了她在29路线上“一人一车一线”的“旅途”。每天清晨,不到5点战英就要从家里出发,确保5点30分准时发出首班车。结束运行回到家中,已是晚上9点多了。就这样,日复一日,战英风雨无阻,默默坚守了8年。
战英驾车投入运行
在29路线上,战英不仅是驾驶员,更是乘客们的朋友。回忆往事,一幅幅暖心画面浮现在战英脑海……一次运行时,战英遇到一位退伍老兵,当时因为在网上看到战英“一人一车一线”的故事,专程赶来乘车体验。当时,战英载着老兵从沧口公园运行到副站贵定路,又载着他回到沧口公园。结束运行后,老兵对战英竖起了大拇指,并说道:“就像网上说的那样,你的驾驶技术无可挑剔,我对你的服务非常满意!”
车辆运行,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故障。“当年我一人承担着一条线的运行任务,车一旦坏在路上,会给乘客带来不便。”战英告诉记者,为此,自己拜师修理工于庆远,向他请教车辆维修知识,请教如何提早发现、早排除故障隐患。“时间久了,我也算是半个修理工了。”战英笑道。记者从李沧巴士第五分公司了解到,战英一人一车坚守的8年时间里,从未出现车辆因故障问题导致无法运行的情况。
29路线延伸至青岛求实学院后,途经青岛碱业公司门口
2019年9月,随着29路沿线星河湾小区入住率不断增加,沿线居民出行需求不断增长,29路线副站由贵定路延伸至青岛求实学院,营运车辆和线路驾驶员也随之增加。自此,“一人一车一线”的故事就此“完结”,战英不再是一人一车,但她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每天清晨,做好出车前各项检查,中午下班时和对班驾驶员做好交接工作。
2024年2月,29路副站再度调整,由青岛求实学院更改为青特悦海府,并于当年7月19日调整为“响应式”公交线路。战英告诉记者,29路线客流较为集中,早晚高峰时段客流量大,中午时段从板桥坊车站一直到滨海路元硕路车站,几乎没有乘客上下车。线路调整为“响应式”之后,减少了中途停站时间,提升了车辆单圈运行效率,也为乘客出行增加了便利性。
战英获得的奖牌奖状
今年11月,战英即将退休。32年的公交生涯早已让她对工作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她将自己最精彩的人生历程奉献给了公交,奉献在了29路线。采访中,战英曾不止一次地坦言“舍不得离开”。她表示,虽然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但对公交的热爱永远不会改变。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尤其是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王蒙蒙)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