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青岛②丨拼搏与奉献的感动,在这座城市从未停止

当深度算法遇见城市温度,每一则报道都将成为正能量的放大器,每一次点击都是智慧与共情的交响。

3月8日起,观海新闻全新推出“‘AI’在青岛”栏目,用科技之光点亮人性之美。以AI智慧重构新闻生产传播范式,让青岛故事有速度更有温度。

历经99天,穿越四大洋,绕地球一圈

青岛“独臂船长”徐京坤登顶“海上珠峰”

法国当地时间2月18日8时08分,“SINGCHAIN中国梦之队海口号”驶入法国旺代省莱萨布勒多洛讷港,越过了2024-2025旺代单人不间断环球帆船赛的终点线。

来自青岛平度的“独臂船长”徐京坤,成为全世界第100位完成这项伟大挑战的船长,也是历史上首位完赛的中国船长。

3月3日,独臂船长徐京坤荣耀归青,接机现场热血沸腾!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魏懋轩/视频

从出发到归来的99天19小时06分钟11秒、27615.93海里的旅程中,徐京坤穿越四大洋,抵御住狂风暴雨,极端天气、孤独、身体极限、技术难题,让徐京坤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我们做到了!We did it!”抵达终点那一刻,徐京坤站在甲板上振臂高呼,用力挥动着右手和半截左臂,向岸上熙攘的人群致意。

在青岛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徐京坤向家乡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旺代故事”。 宋沁妍 摄

“在前进与后退之间选择了前进,颤抖着双腿也执着前行。”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徐京坤如勇士般迎接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挑战。

正如徐京坤所说:“没有无法抵达的彼岸,我和我的船正在路上。”

△图片由观海智核生成

观海AI智评:徐京坤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中国航海事业的里程碑。他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海人的勇气和实力,也为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徐京坤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坚持。他是中国航海界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10年百次“爱心之旅”只为挽救生命

3月7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小姜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当天,承载着他大爱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专程运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送去生命的希望。小姜成为青岛市第224例、即墨区第10例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姜从18岁就开始了自己的热血之旅,这一坚持便是10年。从捐献全血到捐献血小板,每次献血间隔期一到,他就会准时赴约。在这10年间,他已无偿献血和捐献血小板99次,本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小姜的第100次爱心之旅。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十分了解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不易,也明白捐献行为无损自身健康,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是应该的。我希望患者早日康复,也希望能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队伍中来。”小姜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了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的理念,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图片由观海智核生成

观海AI智评:在时光长河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能成就怎样的传奇?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小姜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每一次挽起的衣袖,都是生命接力的开始。十年间,他踏上百次 “爱心之旅”,不是为了掌声与荣耀,只为那在绝望边缘挣扎的生命能重燃希望。他以热血为墨,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大爱篇章,用青春的赤诚,诠释着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他的每一滴热血,都流淌着人性的温暖,汇聚成照亮生命的璀璨光芒。

统筹:魏巍 孙飞 陈海芹

文案撰写、素材整理 | 王逸群

AI有“画”说丨观海智核

责任编辑 | 王亚楠

观海新闻出品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