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4日讯 市南区位于青岛主城核心区,全区集聚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135座,全口径税收过亿元楼宇28座,总建筑面积46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5万家,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获评“2024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30强”。
近年来,市南区以不断健全“区委—街道党工委—楼宇党委—企业党组织”一贯到底的组织体系,构建“政企联动”强服务、“会企联动”促发展、“楼企联动”谋共赢、“社企联动”优治理的“四联”模式,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一座座“红色楼宇”正在市南区拔节生长。
“楼宇红娘”上线:产业链上办起“相亲会”
“过去同行是冤家,现在倒结成了亲家!”在航运贸易特色楼宇远洋广场,楼宇党委化身“最强红娘”,操办起特别的“产业链相亲会”。
结合现代产业呈现链式发展、集群集聚的特点,围绕“党建强链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远洋广场作为试点,探索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互融互促。在楼宇党委领导下,以中远海运集团为“链主”,联合区直职能部门、香港中路街道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25家成员单位,与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青岛市物流协会等行业商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楼内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党建联建、产业联动、市场联拓、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三联两共”模式,促成合作项目173个,链上企业总产值超过115亿元。
楼宇党委通过“需求清单+资源清单”精准匹配,举办“链上供需对接会”“技术共享沙龙”等活动,推动楼内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组团打怪”。
“楼小二”扎根楼宇:政务服务玩转“云闪送”
最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高级主办杨德刚有了一个新身份,经区委组织部选拔后,成为首批选派到重点楼宇的职级干部,全脱产办公1年,下沉到金湖路街道新100产业园园区担任党委副书记。和他一批下沉楼宇的职级干部还有7人,进一步充实楼宇党建工作力量,推动工作取得突破。
为给这些职级干部提供全方位立体支持,区委组织部立足楼宇党建重点,配套制定《楼宇党委副书记工作指引》“白皮书”,推动干部聚焦楼宇党建提质增效,项目化、清单化抓好任务落实,属地街道至少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专职协助职级干部开展工作,赋予职级干部统筹机关部门专属服务通道,牵头召开项目调度会等职权。
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邢家祥表示,“干部下沉不是‘挂名打卡’,而是要以‘绣花功夫’织密服务网络,让楼宇成为营商环境的‘最优解’。”
“楼社临聚力”“营业”:白领居民上演“一家亲”
“楼宇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有温度的生活共同体。”湛山社区党委书记王斌表示,“通过党建纽带,我们让白领与居民从‘空间共存’走向‘情感共鸣’,真正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
近日,湛山社区举办的一场“楼社临聚力”见面会引发关注,吸引了30余家楼宇企业、5家银行、10余家社区企业、10余名居民代表参加。
市南区深入开展“楼社联动”,打破楼宇与社区之间的壁垒。一方面,明确社区党委对辖区内的商务楼宇党组织的属地管理责任,搭建楼社资源常态化对接平台,组织87家楼宇企业与32个社区签约党建共建项目,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力量参与楼宇治理,为楼宇企业员工提供家政、午餐定制、家医上门等生活服务,为楼宇白领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依托“新新向党”小程序、微信群等载体,搭建“志愿服务市集”线上载体,社区党委定期收集居民需求,发布志愿服务清单,楼内白领认领社区居民的“微心愿”,截至现在,已完成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IT工程师为老人维修智能设备等互助项目86个。 “以前觉得大楼里都是‘陌生人’,现在成了‘自家人’。” 居民王阿姨称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