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市北区“关键少数”有哪些新作为?

今年是市北区“营商增效年”,旨在以“营商”促“增效”,以“增效”强“动能”。实干为要,如何绘制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创新发展的新蓝图,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何抓、怎么干是必答题。

其实,在年初市北区“新春第一会”——全区项目推进落实大会上,市北区委书记高健就指出干部作风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并提出要压实领导带头责任,区级领导带头抓,各街道、各部门、各区属企业“一把手”主动抓,真正把抓项目作为履行职责、服务发展的分内之事;要实行“一线工作法”,把工地当阵地、变现场为赛场,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比起来、赛起来;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集聚一批招商骨干、招商顾问,提升敬业精神,强化专业能力,投入到项目和招商一线,全面增强招引大项目、高精尖项目的突破能力。

在此背景下,市北全区上下掀起“营商增效年”的新热潮,“一把手”们纷纷出实招,探寻营商环境从“服务企业”向“赋能生态”升级的变革之路。

加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

春节后,“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这一现象被社会各界关注,其中不乏对城市营商环境、创新环境的反思,甚至引发城市之问。对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市北区来说,如何借鉴经验、创新方法,走出老城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也是其迫切关注的问题。

依托这一热点事件,日前,市北区举办第86期“市北大讲堂”,专门邀请开江独立经济研究院院长、之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周开疆教授作“优化营商环境模式与案例分析——浙江杭州模式创新”专题讲座,市北区区级领导同志、区管党政正职参加。

周开疆教授围绕营商环境难点重点与浙江模式、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与杭州特色、杭州六小龙与营商创新生态等方面,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刻解读。整个讲座系统全面、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实操性,为与会干部传授了详实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也为市北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参考和学习借鉴。参训干部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所得应用到贯彻落实区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上来,树牢以“营商”促“增效”,以“增效”强“动能”的工作思路,努力把市北打造成要素集聚的沃土、投资兴业的热土、民生幸福的乐土。

“举办此次‘市北大讲堂’是市北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聚焦‘营商增效年’的系列举措之一。为贯彻落实区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建设一支懂营商能增效的干部队伍,以高素质干部队伍支撑、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还将围绕产业发展、项目招引、科技赋能等重点领域,精准选派优秀干部,采用“理论学习+参观见学+实战实训”培养模式,持续提升干部队伍优化营商环境、项目招引落地的能力和水平。”市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市北区聚焦“2+6”特色产业体系,持续开展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专题调研,加强专业干部培养与高质量发展需求适配性分析,建立起“1+N”工作推进机制,在干部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市北区将聚焦“营商增效年”,进一步精准制定全区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坚持“贯通式”培养理念,综合运用理论研修、专题辅导、交流研讨等学习阵地,主题调研、导师帮带、一线实训等实践载体,专班训练、挂职锻炼、交流历练等锻炼平台,集中资源聚力专业化攻坚,靶向提升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素质。

亮出实招,赋能营商增效

对于“一把手”们来说,营商环境从“服务企业”向“赋能生态”的升级变革如何落实?这从市北区委宣传部启动的“营商增效圆桌会”活动中可见一斑。

据了解,为全面贯彻落实“营商增效年”工作部署,市北区委宣传部启动“营商增效圆桌会”活动,全区各部门“一把手”聚焦营商增效的创新打法,全面推介营商资源,展现改革创新、营商增效,多点发力、开路破局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一把手”们集中亮实招,更是一场公开透明的监督行动,旨在以实际行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营商”促“增效”,“营商”在前,以改革创新优环境、培沃土便显得尤为关键。对此,市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王晓辉介绍,将推进高效办成“个转企”一件事、营业性演出“一件事”,推广高频事项短视频解读模式。探索在产业园区搭建企业服务“直通车”,在新建楼宇升级政务服务“会客厅”,在特色街区打造审批服务“示范点”,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延伸政务服务触角,推动“一园一楼一街”政务服务矩阵拓面增效。

“增效”既是目标,更是导向。“增效”最终目的要体现在发展成果上。市北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隋淼介绍,将增强消费券补贴力度,结合全年节庆、消费热点开展促销活动,做强“消费指北”购物品牌;围绕汽车、家电、3C产品消费以旧换新政策,对接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场地,组织促销活动。在对外开放方面,全面支持市北区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展会;开展多元业务培训,为企业用好RCEP协定优化供应链、充分享受关税优惠等方面提供指导,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在产业提质方面,引进总部类重点企业10家以上,引进懂车帝线下山东首店等首牌、首店20家以上。

聚焦市北区“楼宇经济”“涉海经济”等优势产业,市北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卜涛表示,将牵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滨海产业新区管委会和相关街道,深入分析辖区楼宇资源,做强楼宇特色产业支撑,力争2025年新培育税收过亿元楼宇2座,新培育专业特色楼宇6座。将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4+2+4”海洋产业体系,牵头相关单位,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市北区产业政策。

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将推进青年人才活力城区建设,搭建人才服务和招引梯队,组建‘青年人才管家’服务队伍,定期深入引才企业和人才群体精准服务,叫响‘北尚英才 智汇北聚’青年人才服务品牌。”市北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萍表示,下一步,市北区将聚焦青年人,打造高能级创业孵化园区赋能中心,完善赋能青年创新创业六大平台服务功能,为创业者提供全链条创业服务;开展“青云榜”创业之星选树,举办“喵小创贷你创业”“创业第一课”等系列创业服务活动,深化‘创业日’影响力,打造青年创业集聚IP。

每一项举措的落地生根,都将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一把手”们的引领下,市北区正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营商增效的崭新篇章,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营商增效”的成果也将惠及每一个奋斗者和追梦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